翔禽首飘翳,白云寄贞私。
岁月荡繁圃,风物遑弃时。
揽衣薛高翮,义大难为持。
沙棠亦已实,乌椑亦已侈。
渌水在盛霄,碧月问晴思。
厉飙忽若截,洞志讵有私。
人居天地间,失虑在娥眉。
得之讵有几,木叶还辞枝。
诚恐不悟此,一日沦无期。
俦匹不可任,良晤常游移。
我行非不远,我念非不宜。
忧来或不及,沾裳不能止。
春风易成偶,春雨积成丝。
谁能见幽隐,之子来何迟。
一言违至道,谅为达士虽。
【注释】
- 翔禽首飘翳:鸟飞翔在高高的树梢上。
- 白云寄贞私:白鸟飞入云中,寄托着它的贞心。
- 岁月荡繁圃:岁月流逝,繁华的园地也荒废了。
- 风物遑弃时:世间万物都在被抛弃。
- 揽衣薛高翮:整理衣裳,收拾起高飞之翅。
- 义大难为持:大丈夫的道义难以支撑。
- 沙棠亦已实:沙棠树已经结果。
- 乌椑亦已侈:乌柏树已经茂盛。
- 渌水在盛霄:清澈的渌水在晴朗的夜空下流淌。
- 碧月问晴思:明亮的月光下思考着春天的美好。
- 厉飙忽若截:猛烈的暴风如闪电般劈来。
- 洞志讵有私:深藏不露的意志岂能自私。
- 人居天地间:人生活在天地之间。
- 失虑在娥眉:失去理智是因为女子的美丽。
- 得之讵有几:能得到的东西有多少呢?
- 木叶还辞枝:树叶还从树枝上脱落下来。
- 诚恐不悟此,一日沦无期:真诚恐怕不能领悟到这一点,一天就可能陷落下去。
- 俦匹不可任:同伴和朋友不可以依赖。
- 良晤常游移:美好的相遇常常令人犹豫不决。
- 我行非不远:我的行程并不遥远。
- 我念非不宜:我思念并不是不合适。
- 忧来或不及,沾裳不能止:忧伤到来的时候可能来不及,眼泪沾湿了衣服也不能制止。
- 春风易成偶:春风容易成为情侣的机会。
- 春雨积成丝:春雨会积累成细丝。
- 谁能见幽隐,之子来何迟:谁能见到那些隐藏的事物,他为什么来得这么晚?
- 一言违至道,谅为达士虽:如果一句话违背了最高的道德,那即使是贤能之士也不应该这样做。
【赏析】
《伤歌》,诗题一作《伤别》。这首诗是诗人感于离别而产生的愁怨之作。
开头四句写鸟鸣高飞,抒发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翔禽首飘翳”二句,用“首”字强调了鸟儿自由飞翔的意境,而“翳”字则表现了它们飞得高远。接着,“岁月荡繁圃”二句,诗人将目光投到了荒芜的园地,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带来的无奈与悲哀。
“揽衣薛高翮”,诗人收拾起衣裳,准备振翅高飞,表现出一种壮志凌云的心态。然而,“义大难为持”一句却透露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里,“义”指的是大丈夫的道义,而“为持”则是坚持的意思。诗人在这里似乎在表达,面对道义的坚守,有时候也是一种难以承受的负担。
“沙棠亦已实,乌椑亦已侈”二句,诗人转而描绘了沙棠树和乌柏树的生长状态。沙棠树已经结出了果实,乌柏树也已经长得茂盛。这两句看似是在赞美自然的美好,实则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慨:美好的东西总是来得太快,让人措手不及。
“渌水在盛霄,碧月问晴思”二句,诗人将视线投向了广阔的天空,清澈的渌水在晴朗的夜空下流淌,明亮的月光下思绪万千。这里的“盛霄”指的是夜空中的星星,而“晴思”则是指心中的思绪。诗人通过这样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厉飙忽若截”,“洞志讵有私”二句,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猛烈的风暴如闪电般劈来,深沉的意志岂能自私?诗人在这里似乎在表达,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有时候需要放下自我,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又回到了离别的主题上来。“人居天地间,失虑在娥眉”二句,指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但很多时候因为女子的美丽而失去理智。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也是对自己情感经历的一种反思。接下来,“得之讵有几?”二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感慨:能够得到的东西有多少呢?这种感慨既包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也包含了对命运的感叹。
最后几句,诗人再次回到了离别的主题上来。“木叶还辞枝”,树叶已经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一句似乎是在暗示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同时,“诚恐不悟此,一日沦无期”二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担忧和忧虑。这种忧虑既来自于现实的困境,也来自于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于离别主题的反复咏叹,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了自己对于生命、时间和道义的深刻感悟;同时,通过对离别主题的反复咏叹,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