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素女千年供奉汤,拍浮浑似踏春阳。 可怜兰泽都无分,宋玉何繇赋薄装? 译文: 在黄山的温泉边,素女被供奉了千年,她的沐浴如同踏着春天的阳光一般温暖。然而,那些像兰花一样清幽的地方却无人问津,这让我想起了宋玉,他为何要创作出那些轻薄的诗篇呢? 赏析: 这首诗是柳如是在奉和黄山汤池留题遥寄之作时所作,其中“素女千年供奉汤”和“拍浮浑似踏春阳”两句尤为引人注目。这里,诗人以素女为象征
【注释】 柳:指柳条。 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杨柳依依,春风拂过,如同玉阶上的鸾镜被春风吹拂,柳枝摇曳,柳絮飘扬,如仙子的绣衣轻舞。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回想起曾经临风而立,伸出纤长的玉手,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销魂之感,原来是为了思念远方的人而感到心烦。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独自站在玉阶上,欣赏着柳树的美好景象,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青陵:山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白华: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毗耶:梵语“毗耶离”的略称,古代印度的都城。丹铅:颜料,这里指用丹砂和铅粉调合制成的颜料。点染:绘画、写字时涂画的动作。偶散花:佛经中的比喻说法,意思是佛菩萨像由神力化生而来。 【赏析】 此诗是赞美若芷女士的,首二句写她的孝行与修行,三四句写她作画的技艺,五六句写她的佛性。 这首诗以《礼记·祭义》中孔子赞颂曾参的话为题
陌上花开一片飞,还留片片点郎衣。 云山好处亭亭去,风月佳时缓缓归。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陌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愉悦。首先,“陌上花开一片飞”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花朵盛开的景象,如同蝴蝶飞舞一般美丽动人。接着,“还留片片点郎衣”则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将花瓣落在人身上的情景描绘得生动活泼,仿佛春风拂过带来了生命的活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奉和陌上花其一》:在郊外小路上盛开的花儿。 版扉:书版上的门。 鸳湖:地名,在浙江省。 班骓(zhui):黑色相间的马。 油壁:一种车饰。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杭州刺史时。诗人以清新的笔墨描绘了春日杭州郊外美丽的风光,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首句“陌上花开照版扉”,意思是说,在通往官府的路上,开满了鲜花,它们像阳光一样灿烂,把官府的大门都照亮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春天来了
【注释】: 晕碧:指荷花,因荷花初开时呈淡绿色而得名。 谢物华:谢绝世间繁华。 香灯禅板:佛教寺院里燃的香和僧人敲的木鱼。 道人家:道教修行者居住的人家。这里指若芷家的道士。 萼绿华: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所乘之云朵。 【赏析】: 《赠若芷》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若芷家为题,表达了对其家主人的赞美之情。首句“晕碧图黄谢物华”,描绘了若芷家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色
【注释】 旃檀:檀香木。云气:香气。丈室:指殿堂。散花天女,佛教传说中的仙女,常在春天散花,故称。 【赏析】 此诗写佛家圣地的庄严气象,赞颂佛门净土。 第一句“香台”,即佛像前的供桌。旃檀为上等香木,其香特异,所以称为旃檀云气,形容香烟缭绕、氤氲一片。第二句是说,当莲花漏水已尽,佛像前燃起的香料即将烧完的时候,佛经贝叶书也该结束了。第三句“丈室”,是指殿堂;“扫除”即打扫,表示殿内一尘不染
杨柳湖西青漆楼,闻遐风起水须钩。 无聊最是横塘路,明月清霜草亦愁。 寒食雨夜十绝句 其一 注释: - 杨柳湖西青漆楼:描述在杨柳湖的西面有一个古老的青漆楼。 - 闻遐风起水须钩:听到远方的风吹动湖水泛起涟漪。 - 无聊最是横塘路:表示最让人感到无聊的是在宁静的横塘路上。 - 明月清霜草亦愁:明亮的月光和清冷的霜让原本应该欢快的草也感到忧愁。 赏析:
【注释】 “合欢叶”:合欢树的叶子,古人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 “伤时”:伤离别之悲。 “不夜”:没有夜晚,即不分昼夜。 “君”:对所思之人的称呼。 “碧间红”:指绿色与红色相间,是形容鲜艳的颜色,此处借以比喻思念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相思之情的小诗。首句起笔就点出时令节候,寒食时节正是树叶凋零的季节,也是人们思念故人的时节,所以诗人用“合欢叶落”来表达自己的伤感之情
【注释】 向:面对。仲姬:人名,此处代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描写墨竹的外形与气质。后两句写诗人留宿友人小室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