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注释: 不与青芝石上栽,指墨兰不生长在青芝石上; 旨容荆棘与莓苔,指墨兰的花瓣和叶片被荆棘、莓苔等植物遮盖; 根苗净洗无尘土,指墨兰的根部干净,没有受到污染; 好待东风送雨来,指墨兰等待春风,让雨水滋润其根茎,使其茁壮成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的《题顾横波夫人墨兰图册》。诗中通过对墨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诗人以“不共青芝石上栽”开篇
注释: 晚窗梦醒时系念着远方的相思,静谧地对着潇湘九畹的兰花。世人大都看中花的颜色,为什么不在枝头上点上燕支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顾横波夫人的墨兰图册题诗。它抒发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她对墨兰的喜爱。 首句“晚窗梦醒系相思”,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醒来时的思绪。他仿佛看到了一位女子站在他的窗前,她的容颜美丽动人,仿佛在与他诉说着相思之情。这种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气息。 次句“静对潇湘九畹姿”
诗句释义与赏析 旌心白水是前因,觑浴何曾许别人? - 旌心白水:指古代传说中的神龙,其身白如雪,常在黄山之畔的清泉中游弋。这里的旌心即指神龙之心,象征纯洁与尊贵。白水则是清泉,清澈见底,常用来形容水质纯净。 - 前因:暗示了这种景象和行为有着深远的传统或起源,可能是某种文化或宗教的体现。 - 觑浴:觑,意为观看;浴,指沐浴。这里形容观赏神龙在白水中游动的情景。 - 许别人
暂向幽芳一写真, 笔花飞落墨痕新。 总然冷淡难随俗, 岩谷而今有几人? 诗句释义: 1. 暂向幽芳一写真:这句诗意味着暂时将她(顾横波夫人)的画像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幽芳”指顾横波夫人的高雅与清秀,而“写真”则表达了诗人用笔墨将其形象捕捉下来的愿望。 2. 笔花飞落墨痕新:形容绘画时笔触生动,如同花朵般绽放,墨迹鲜明如新生之景,反映出艺术家对画作精细入微的追求。 3.
【注释】 1. 奉和:指臣下对皇帝的敬辞,如臣某奉和圣制。 2. 汤池:古代帝王宫苑中用以沐浴的地方。 3. 遥寄之作:是作者写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4. 香溪水:香溪河,在今湖南境内。 5. 兰气:形容香气清雅。梅魂:梅花的魂魄。暗着人:暗中传情。 【赏析】 《奉和黄山汤池留题遥寄之作》,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黄山汤池留题作诗,以寄给远方的朋友。 首联“睡眼朦胧试浴身”
题顾横波夫人墨兰图册 眼界空华假复真,花花叶叶净无尘。 千秋《琴操》犹馀调,半是骚人现化身。 注释: 眼界:眼界(视野),比喻审美的视域。空华:虚幻、虚妄。假复真:指事物外表与内在真假难辨。花花叶叶:花和叶子,泛指花草树木。净无尘:纯洁无杂。 千秋:《琴操》为古代音乐专著,据传其成书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所以称“千秋”。余调:遗留下来的乐曲。半是:一半、其中的一半。骚人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 柳如是笔下春色绘 1. 陌上花开照板扉 - 诗句释义:在田间的泥土小路上,盛开的花朵照亮了门板。 - 注释与翻译:本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陌上”这一地点,将读者引入到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环境中,“花开照板扉”则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美丽与生命力。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2. 鸳湖水涨绿波肥 - 诗句释义
奉和黄山汤池留题遥寄之作沐浴后余香扑鼻,鸳鸯浴底犹可见 1. 诗人介绍 - 柳如是,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本姓杨,字爱,后改名是。 2. 创作背景 - 柳如是与丈夫钱谦益一同赴任期间,因劝他殉国未果,最终选择了自缢身亡。 3. 诗词原文 - 浴罢汤泉粉汗香,还看被底浴鸳鸯。 - 黟山可似骊山好?白玉莲花解捧汤。 4. 诗句解析 - “浴罢汤泉粉汗香”中,“汤泉”指温泉
【题解】 《题顾横波夫人墨兰图册》是明代诗人文徵明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泼墨画为题,描绘了一幅墨兰花的图画。诗中通过对比张颠和米颠的画作特点,表达了对墨兰花的独特见解。 【注释】 兴来:兴致来了。张颠:指唐代画家张璪,字僧繇,擅长画松石、山水、人物等,尤善画龙。他的画笔法奇特,多用秃毫大笔挥扫,笔势如飞电奔云。米颠:指五代宋初画家米芾(fú),字元章。他擅长绘画,尤其工于书法,人称“米颠书”。
题顾横波夫人墨兰图册 读罢《离骚》酒一壶,残灯照影夜犹孤。 看来如梦复如幻,未审此身得似无。 注释: 1. 横波夫人:顾家的一位女眷,顾横波,名道存,字德华,号横波。 2. 读罢《离骚》:指读屈原的《离骚》之后,诗人感慨万千,饮酒消愁。 3. 残灯照影夜犹孤:形容在微弱的灯光下独自欣赏墨兰图册的孤独感。 4. 看来如梦复如幻:形容墨兰图册上的画面如同梦境一般,虚幻飘渺。 5. 未审此身得似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