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心白水是前因,觑浴何曾许别人?
煎得兰汤三百斛,与君携手祓征尘。
诗句释义与赏析
旌心白水是前因,觑浴何曾许别人?
- 旌心白水:指古代传说中的神龙,其身白如雪,常在黄山之畔的清泉中游弋。这里的旌心即指神龙之心,象征纯洁与尊贵。白水则是清泉,清澈见底,常用来形容水质纯净。
- 前因:暗示了这种景象和行为有着深远的传统或起源,可能是某种文化或宗教的体现。
- 觑浴:觑,意为观看;浴,指沐浴。这里形容观赏神龙在白水中游动的情景。
- 许别人:表示这场景只允许特定的人来观赏,具有排他性。
煎得兰汤三百斛,与君携手祓征尘。
- 兰汤:通常指用兰花煮成的汤,常用来比喻高雅的饮品或环境。
- 三百斛:古代一斛相当于十斗,三百斛则是指大量的量词,表明汤的容量之大。
- 携手:表示与人共同行动,此处可能指的是一起享受这种高雅的体验。
- 祓征尘:祓,意为清除、净化;征尘,指旅途中的尘土和疲劳。这里指通过这种方式消除旅途的尘埃和劳累。
译文
在神龙的眼中,那清冽的白水就是前因,它从未允许他人观赏。
你将看到三百斛的兰汤被煎煮得沸腾,与我一同分享这段美好时光,洗净所有的尘埃与疲惫。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神龙之水”为引子,巧妙地将其人格化,赋予了其超脱尘世的洁净与神秘色彩。诗中的“神龙之水”不仅是自然的写照,也暗喻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或精神寄托。
首句“旌心白水是前因”,表达了对这一景观的先入为主的认知,暗示了这种景象在诗人心中已久,如同命中注定一般。第二句“觑浴何曾许别人”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了这一场景的独特性和不可侵犯性,只有特定之人才能享受到这神圣一刻。
第三句“煎得兰汤三百斛”,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落实,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对这一美景的追求和珍惜。“三百斛”的夸张数字不仅体现了汤水的珍稀与珍贵,也象征着诗人对于这份美好体验的极度投入和珍惜。
最后两句“与君携手祓征尘”,将前面的描写提升到了一种情感层面。在这里,“祓”不仅是物理上的清洗,更是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诗人希望借此机会与友人共同经历这样的时刻,以此洗涤旅途中的疲惫与尘埃,让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和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的情感体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世界。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和哲学思考,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对生命、自然和文化的深层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