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
【注释】 睦州江上:睦州,今安徽宣城;睦州古称建平。水门西:水门,即指渡口的水闸。 荡桨扬帆:划桨撑船,扬起船帆。各解携:各自离开。 天涯夜深坐:在天边遥望家乡。断肠偏忆阿银犁:思念阿银时,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割断了一样难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怀念其亡女阿银所作的抒情诗。阿银是作者和前妻王氏所生的女儿。王氏去世后,作者将她葬在睦州的江上,而阿银也随父来到江南,寄居在杭州的亲戚家中
这首诗是李白的《赠钟离子》。钟离子,名不详,字子卿。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出身,官至太子少傅。李白在长安时曾与他为诗友,并有交往。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每句的字数相同,读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 第一句“钟陵风雪夜将深”,描写了夜晚钟陵地区风雪交加的景象。钟陵,今江西南昌市,当时诗人正在此地。风雪夜,描绘出一种寒冷而孤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
注释: 1. 灞陵春:指灞陵桥的春天,这里代指李秀才。 2. 今日天涯各避秦:指今天各自躲避到了天涯,即远离对方的地方,秦在这里指家乡,也指故乡。 3. 莫向尊前惜沉醉:不要在酒宴上因为醉酒而伤感。 4. 与君俱是异乡人:我和你都是外地人,没有共同的家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之情。首句“前年相送灞陵春”回忆了去年在灞陵桥送别的情景
注释: 河清县河亭:指诗人在河清县的河亭。由来多感莫凭高,竟日衷肠似有刀:自从来到这个亭子,就常常感到伤感,整日的心情像被刀子割一样难受。 人事任成陵与谷,大河东去自滔滔:世事变化无常,就像陵和谷一样,大河向东流淌,永远不息。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之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登上河清县的河亭,看到眼前的风景和心情,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和忧愁。他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遭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词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意境以及手法等。 “正向溪头自采苏”意思是说:我正向溪边采摘着野生的紫苏。紫苏是一种香草,这里泛指香草;“青云忽得故人书”意思是说:突然收到远方朋友的信
注释:江边的花已经凋谢,斜阳照在泥泞的江头,我在那里沉醉。却向花前恸哭而归。一年的惆怅时光又过去了,春天的花和云,还有草都依依不舍。 赏析:这是一首写春愁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惋惜之情。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再抒情,尾联收束全篇。“惆怅”二字是此诗的眼目,它统摄全篇,使诗的意境浑成完整
《春陌二首》 1. 嫩烟轻染柳丝黄 - 嫩烟与柳丝:诗句中的“嫩烟”指的是春天的烟雾,它轻柔地飘散在空气中,为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而“柳丝”则是指随风摇曳的柳树细条,它们在烟雾的笼罩下显得愈发柔美。这里的“轻染”描绘了烟雾与柳丝相互作用,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件轻盈的外衣,给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感觉。 - 黄:这里的“黄”可能指柳树新发的嫩芽是淡黄色的,或者是烟雾的颜色,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注释: 闻回戈军:听说有一支军队回戈而战。 上将鏖兵又欲旋:上将军再次挥师作战,打算班师回朝。 翠华巡幸已三年:皇帝的巡游已经持续了三年。 营中不用栽杨柳:军营中不需要再种植杨柳。 愿戴儒冠为控弦:希望戴上文士的帽子,成为控制弓箭的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上将军再次挥师作战,准备班师回朝的场景。诗中的“翠华巡幸已三年”表达了皇帝巡游的时间已经很长
注释: 南邻公子:南方的邻居家的年轻公子,此处指诗中的“南邻公子”。 夜归声:夜晚归来的声音。 数炬银灯隔竹明:数盏银白色的灯笼隔着竹篱显得格外明亮。 醉凭马鬃扶不起:醉酒后靠在马的鬃毛上,支撑不住自己。 更邀红袖出门迎:再次邀请美丽的女子出门迎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晚归来的年轻公子的诗歌。首句“南邻公子夜归声”直接点明了主题,描绘了这位公子夜晚归来的情景
洪州送僧游福建 八月风波似鼓鼙,可堪波上各东西。 殷勤早作归来计,莫恋猿声住建溪。 注释:八月的江水汹涌澎湃,犹如战鼓擂动,让人心惊胆战。我们各自乘舟而去,不知何时能再相会。所以你要早点做好归家的打算,不要因为留恋建溪的猿声而停留太久。 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句写江水波涛汹涌,比喻旅途艰险,表现了送行者的担心与牵挂之情。颔联“殷勤早”三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