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
【注释】: - 名与身孰亲。 - 名:名声;身:身体或生命 - 孰亲:谁亲近? - 此句意指:名声和生命,哪一个更为重要? - 哀哉世俗徇荣。 - 哀哉:感叹词,表悲伤 - 世俗:指社会风气或常规 - 徇荣:追求荣耀 - 此句意在说明:悲哀啊,人们总是为了追求名利而忙碌奔波。 - 驰骛竭力丧精。 - 驰骛:疾驰奔跑 - 竭力:用尽全力 - 丧精:失去精神状态 - 此句意指
【注释】 生生厚招咎:生生,指生命。厚招咎,指贪生而招致灾祸。 金玉满堂莫守:金玉满堂,形容富贵荣华。莫守,不要固守,不要贪图。 古人安此粗丑:古人认为,粗俗、平凡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独以道德为友:只有道德才能成为朋友。 故能延期不朽:所以才能使生命延续下去,不致于过早消逝。 【赏析】 这是一篇咏叹人生哲理的六言诗,其内容是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生生”,指生命;“厚招咎”,意谓贪生而招致灾祸
诗句释义: 1. 智慧用有为:此句表明智慧或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有其重要作用。 2. 法令滋章寇生:法令的增多导致了叛乱和犯罪的增多,意味着法律的严格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 3. 纷然相召不停:形容因法令等原因,各种情况、事物纷纷出现,且无法停止。 4. 大人玄寂无声:此处指道德高尚的人保持沉默,不为外界所动,显得非常宁静。 5. 镇之以静自正:使用内心的平静来安定自我,使自己回归正直
【注释】: “翩翩”:形容轻快。“凤翮”:比喻才高。“逢”:遭遇,碰到。“网罗”:比喻陷阱,罗网。 【赏析】: 此诗是一首游仙诗。诗人在描写了凤凰的飘逸之后,又以巧妙的笔触,写出了它所遇之境——被网罗。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讽刺与嘲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身处险境、怀才不遇的痛苦心情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的解答,需要考生对诗歌的意象有清晰的把握,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具体分析。本题中,“羽化华岳”,指仙人乘着仙鹤在华山之上羽化升天,“超游清霄”,指仙人在天空自由翱翔,“云盖习习”,指天上的云彩缓缓移动,像车盖一样,“六龙飘飘”,指天上的云彩随风飘动,就像神车的六匹骏马一样在天上飞驰,“左配椒桂”,指仙人左手拿着芳香的花椒和芬芳的桂子
【注释】 惟:只;上古:指尧舜时代。二人:指尧和舜。功德:功业德行。齐均:一样。不以:不偏倚,不偏私。亲:亲属。高尚简朴:高尚而不奢侈,简朴而不简陋。慈顺:慈祥而顺从。宁济:安抚,救济。四海蒸民:天下百姓。 【赏析】 《六言诗十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是第一首。作者在这首诗中赞美了尧舜的崇高品德,认为他们没有因亲情而偏私天下,而是公正无私地治理国家,使天下人得到安生乐业
【注释】 唐虞:指唐尧、虞舜。 世道治:天下太平,国事治理得好;世道,社会风气,国家政事。 万国:指天下各国,泛指全国。穆亲:和睦的亲人。晏然:悠闲自在的样子。逸豫:安逸快乐的样子。 尔时:此时。可憙(xǐ):欣喜。憙,高兴。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唐尧、虞舜时代的诗章。唐尧、虞舜是历史上著名的圣王,他们施行仁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没有战争和灾祸。因此,诗人对唐尧
注释:六言诗十章 其六名声显赫却招来了祸患,地位崇高却有危险。 美丽的女子会损害人的意志,过度的饮食会使人陷入毒害。 贪婪的人不会去考虑这些,他们只会一心追求自己的利益。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六言十二首》中的第六首。它以“贪”字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贪欲之人的批判和警示。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贪欲的危害,并提出了警示。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注释】 1. 四言诗:一种汉诗体,由两行构成,共有四句。每句四个字,称为四言。这种形式起源于《诗经》,盛行于汉代。 2. 其七:指这首诗的第7段,也就是最后一段。 【译文】 那飘飘的白云,顺风而回。 深深的绿水,盈满坑洼而流泻。 顺着流水远行,自己却躬耕在兰坡。 拄着长杖答谢众贤,将他们纳入心中。 清啸一声高歌原野,只把忧愁告诉苍穹。 【赏析】 本篇是一首四言诗,以写景抒情为主
【注释】 1. 有舟浮覆:指船被水淹没。2. 绋纚是维:形容船被水淹没的样子,如同绳索被拉断一样。3. 栝楫松棹:用松木做的船桨。4. 有若龙微:形容水流湍急,像一条龙在水下游动。5. □津经险:渡过了危险的河流。6. 越济不归:渡过了河以后就不再回来。7. 思友长林:思念着远方的朋友。8. 抱朴山嵋:抱着朴素的本性。9. 守器殉业:坚守自己的职位,忠诚于事业。10. 不能奋飞:不能够振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