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
猰貐猰貐厉牙齿,求覆我祖十世祀。 猰狕(lì)是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这里用来形容贪官污吏;厉牙齿则指其凶残贪婪的嘴脸。 求覆我祖十世祀:请求严惩那些贪官污吏,以维护家族的尊严和声誉。 我请于帝诅于鬼,亚驼巫阳莅鸡豕。 我向皇帝祈求严惩,向鬼神祷告,让亚驼巫阳来惩治这些贪官污吏。 亚驼(yà tā)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巫阳则是掌管巫术的官员;莅(lì)意为来到、到来。
【释义】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表达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感慨。 【注释】 1. 志乘英灵:志学,志向、志向;英灵,英明之主,意指有才能的人。 2. 英灵:英明之主。 3. 琐屑求:琐事。 4. 岂其:难道。 5. 阳秋:评论。 6. 子姓:你姓。 7. 殷勤:情意深厚。 8. 忍说:勉强不说。 9. 挑灯为应酬:为了应酬而挑亮灯光。 【赏析】 此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绝
《己亥杂诗·其一百八十三》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共三百一十五首。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南归途中看到漕粮北运,船夫拉纤过闸的情景时所引发的感慨。下面是诗句: 1. 抚心消息过江淮: - 抚心:抚摸自己的内心,表达深沉的情感。 - 消息:消息,指信息或消息。 - 过江淮:经过江淮地区,江淮指的是长江和淮河之间地区,这里泛指中国南北的交界地带。 2. 红泪淋浪避客揩: - 红泪
秋风张翰计蹉跎,红豆年年掷逝波。 误我归期知几许?蟾圆十一度无多。 【注释】: 1. 秋风张翰计蹉跎:比喻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未能得到施展。张翰是东汉初年的名士,他曾在秋风中思念家乡洛阳,遂乘船离去。这里的“秋风”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无奈。 2. 红豆年年掷逝波:红豆,指相思的象征,常在诗歌中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这里以红豆作为象征,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3. 误我归期知几许
注释: - 己亥杂诗:是清代著名文学家龚自珍的诗歌集,共一百首,其中第一百八十一首为“己亥杂诗”。 - 其一百八十一:这是该诗集中的第一首诗。 - 惠逆同门复同薮:惠逆,指清初名将施琅,字敬堂,号惠逆,明末清初学者;同门,指龚自珍和施琅同属清朝初期的文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龚自珍和施琅都是清朝初期的文人,他们曾经是朋友,现在又都回到了同一个国家(清朝)。 - 谋臧不臧视朋友:臧,通“赃”,指贪污
【注释】: 1. 儿谈梵夹:指儿童谈论佛经。梵夹,佛经的一种装订形式。2. 婢谈兵:指婢女也谈论兵事。3. 消息:消息,音mì•shi,消息指消息、情报。4. 父老惊:指父老乡亲们听到后感到惊讶。5. 摇鞭:指骑马时摇动马鞭子,以驱赶马匹。6. 吟好句:形容善于用词造句的才能。7. 乡里:指家乡。8. 诗名:指因诗而出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物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注释】 吴郎:指唐明皇。我识吴郎:我认识你这位画师,你是我的知己、朋友。 拂画看:即“对画看”,指欣赏画中的吴道子(字道子)。 含元殿:唐大明宫含元殿,是皇帝接受朝贺的地方;长安:长安城,指唐朝都城长安。 赏析:此诗写诗人与画家相识,并赞美画家的画艺。首句“吴郎与我不相识”表明诗人初见吴道子时,两人并无交情,也无交往;二句“我识吴郎拂画看”,表明诗人在接触吴道子之后
己亥杂诗其一百八十七云英未嫁损华年,心绪曾凭阿母传。 “云英”是古时对年轻女子的美称,这里借指未出嫁的少女。诗人通过“云英”来表达自己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心中未曾实现的愿望与梦想。“阿母”则指母亲,诗人通过母亲的口中,将自己的心事和情感传递给了读者。这里的“阿母传”表达了诗人将心事托付给母亲,希望她能够倾听并传达给外界的情感。 “偿得三生幽怨否?”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及情感的追问
注释:收藏书籍和书法作品的两个人都是高人,他们的目录已经流传了四十年。师友凋零,心力疲惫,那一篇《羽陵集》也变得像荆榛一样了。 赏析: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人在诗中回忆了四十多年前与友人共同研习、探讨经史子集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当时朋友逝去的悲痛之情。同时,他也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年岁渐长,而书卷却日益增多,感慨颇多
注释:百年后,科名掌故的知闻,海岛上的学者都尊崇大师。如此奇特的才华,终将一令被毁,蠹鱼零落我归时。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科名、学术、人才的感慨和无奈之情。诗中“百年后,科名掌故的知闻,海岛上的学者都尊崇大师”一句,展现了人们对学术和知识的尊重与追求。而“如此奇才终一令,蠹鱼零落我归时”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认为自己拥有卓越的才能,但最终却因为某种原因而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