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
【注释】 少年:年轻时。驰逐:竞走,追逐。好名:追求名誉。绮罗艳华:华丽的衣服和艳丽的装饰。车马自扬尘:指车马扬起尘土。青齐:齐国古国名。燕赵:战国时赵国的别称。芳气:芳香的气味。后生子:后代子孙。作乐:娱乐。 【赏析】 《代少年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男女爱情及社会生活。本篇为其中较有特色之作。诗中通过对比,写出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生活情态;同时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王昭君 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 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 注释: - 既事转蓬远:事情像随风飘转的蓬草那样遥远和不可捉摸。 - 心随雁路绝:内心随着大雁南飞的道路而变得遥远和孤独。 - 霜鞞旦夕惊:晨昏之间,寒冷的战鼓声不时响起。 - 边笳中夜咽:夜晚,边塞传来凄凉的胡笳声。 赏析: 王昭君是汉代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她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
夏口樊城岸,曹公却月楼。 观见流水还,识是侬泪流。 注释: 1. 夏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的汉阳区一带。 2. 樊城:又称襄阳,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重镇,位于今天湖北襄樊市。 3. 曹公:指曹操。 4. 却月楼:曹操修建的一座高楼,因建筑风格独特,故名“却月”。 5. 流水还:指清澈的水流。 6. 侬:古代对年轻女子的称呼。 7. 泪流:眼泪流淌。 8.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释义和赏析: 1. 代邽街行 - 诗句:代为代词,指代诗人自己;邽,地名;街,街道。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街头行走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2. 伫立出门衢,遥望转蓬飞。 - 诗句:伫立,站立;出门衢,出门的道路;转蓬,飘动的蓬草,这里指随风飘动的落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站在路口,眺望着远方的景色
注释:采菱歌七首其四,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 译文:在双屿的岸边,眺望着美丽的两洲。微风吹过江面,阳光斜照山峦。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前两句“要艳双屿里,望美两洲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双屿、两洲比作美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后两句“袅袅风出浦,容容日向山”则通过描绘风和日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倾洒的光芒引动暮色,孤清的景致留住思念容颜。梅花落下春意将尽,期待渡过春天不归来。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伤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夕阳余晖、孤影以及落梅等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少年远京阳,遥遥万里行。 注释:年轻的诗人远离京城前往边地。 2. 陋巷绝人径,茅屋摧山冈。 注释:小巷里没有人行走的路径,简陋的茅屋被风吹倒。 3. 不睹车马迹,但见麋鹿场。 注释:看不到马车和马匹的踪迹,只看到麋鹿在场地。 4. 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复行。 注释:高大挺拔的松树现在显得孤独落寞,坟墓丘陇也不再有人行走。 5. 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 注释
【注释】 箫史:传说中的古代仙人,善于吹箫。 火粒:指太阳。 霞雾:指云气、雾气。 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比喻英雄人物乘风破浪,奋发向前,取得伟大的成就。 身去长不返:永远不回来的意思。 箫声时往还:箫声时时传来,表示怀念。 【赏析】 《箫史曲》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萧史、箫声为题,借萧史的故事抒发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思念之情。 首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于萧史的敬仰之情。他羡慕萧史的长年
【注释】 1. 苦热:酷热。 2. 赤阪:红土的山坡,形容地势险恶。横:纵横交错。西阻:西边的阻碍。 3. 火山:指火山口或喷火口。赫:威武貌。南威:南方的威势。 4. 身热头且痛:身体发热头痛。 5. 汤泉:温泉。发云潭:水从山间涌出如云。 6. 焦烟:浓烟。起石圻(qí):浓烟上升至石壁之上。 7. 日月有恒昏:太阳和月亮都经常在黄昏时隐没。 8. 丹蛇:红蛇。逾百尺:长过百尺。 9. 玄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理解和掌握。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雁门”的“雁”,要理解是“雁门关”;“徘徊”的“徊”,不要写成“回”;“卷”不要写成“倦”。 【答案】 昨辞金华殿,今次雁门县。 寝卧握秦戈,栖息抱越箭。 忍悲别亲知,行泣随征传。 寒烟空徘徊,朝日乍舒卷。(注释:昨天我辞别了金华殿,今天我又来到雁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