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
【注释】 初秋雨晴:指初秋时节的天气。 庭梧叶叶报初秋:庭中的梧桐树叶子一片片落下,好像在告诉人们这是初秋时节。 浮云尽逐黄昏去:天空中的白云渐渐地被夕阳映照得五彩斑斓,最后随着太阳落山而渐渐散去。 楼角新蟾挂玉钩:月亮挂在楼角,像挂在玉钩上一样美丽。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图。首句写天凉雨歇、暑气已消,次句写庭中梧桐叶子一片片落下,好像在告诉人们这是初秋时节。第三句写傍晚时分
注释:中秋之夜看不到月亮,才知道上天是无情的。什么时候能除掉那遮蔽月光的云层,让月光普照万里,照亮大地? 赏析:《中秋夜不见月》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该诗以“中秋夜不见月”为起笔,写自己中秋赏月之不遇,抒发了作者对明月的渴望及对天意之不解。全词语言明白如话,却意境高远;平易浅近中透出一种清旷旷达的情怀,表现了诗人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夏日作 东风迤逦转南风,万物全归长养功。 舜岂无心阜民俗,薰薰歌入五弦中。 注释解释: - 东风迤逦转南风:描述夏季的风向,东风逐渐转变为从南方向吹来。 - 万物全归长养功:万物都在这个季节里得到生长和养护。 - 舜岂无心阜民俗:舜帝难道没有关心人民的生活习俗吗? - 薰薰歌入五弦中:歌声悠扬,如同音乐般融入五弦琴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秋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
《夏夜有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作。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炎炎夏日夜晚,因为炎热而难以入睡,最后在梦中来到了阳台上的情景。 译文: 夏日晚上酷热难耐,搬动床铺借月来睡在庭院之中。 深夜时分露水沾湿衣衫,醒来后却无法再进入梦乡。 注释: - 暑夕炎蒸著摸人:形容夏天的傍晚炎热得令人受不了。着摸,形容热气逼人和难受。 - 移床借月卧中庭:移动床铺,借用月光来睡觉。 - 更深露下衣襟冷:到了深夜
注释1:芙蓉:荷花;胭脂脸:形容荷花娇美。 注释2:岩桂:山里的桂花,轻摇金粟花:指桂花的花瓣像金色的小米一样。 注释3:逸兴:超凡脱俗的情怀;一鞭:一柄马鞭;逸兴绕天涯:意指超脱世俗之情飘荡在遥远的天涯之外。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观察秋日的自然风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首句以荷花比作美女,写出了秋天荷花的美丽和娇媚。次句描绘了桂花的香气扑鼻而来,使人陶醉其中
【注释】 三秋:一年中秋天的三个月,泛指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 灵匹:比喻心上人。此宵期:此夜相期。 万古传闻:历代相传,流传久远。 免俗:避开世俗。 金针:刺绣用的金针、银针等。 乞得:乞求得到。 巧丝:指用金针绣出的精巧的丝线。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自己对牛郎织女七夕相聚之景的向往。后两句表达自己虽想避世隐居,但因才学不足,不能与他们为伍的遗憾。诗中以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入诗
春晓杂兴 春日的清晨,我独自一人挑尽了残灯,想要入睡,但梦中的景象却让我难以分辨,恍恍惚惚。此时,子规鸟的叫声传来,催促月亮在小楼西面落下。我悄悄透过纱窗望向天空,天边已经渐渐破晓,无数宿禽开始在花下啼叫。 译文: 春日清晨,我独自挑尽了残灯,想要入睡,但梦中的景象却让我难以分辨,恍恍惚惚。此时,子规鸟的叫声传来,催促月亮在小楼西面落下。我悄悄透过纱窗望向天空,天边已经渐渐破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其内容如下: 独坐感春 翠密藏鸦绿柳提,伤春懒矣步桃溪。 梦回窗下日当午,鶗鴂一声林外啼。 注解及赏析: 1. 独坐 - 表示诗人独自一人,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 2. 感春 - 春天的到来引起了诗人的感慨,可能是由于天气的变暖或花开。 3. 翠密藏鸦绿柳提 - 形容春天的景色,绿色植被茂密,树上的鸟鸦安静而美丽。 4. 伤春 -
【注释】 纱㡡(ěi):用细绢制成的罩。困卧:指睡觉。红裙:红色裙子,指夏天的裙子。小罩:小衣裳。解却:解开。红裙:红色裙子,指夏天的裙子。篆:篆刻,这里指炉香。午枕:午时用的枕头。冰肌:像冰雪般晶莹的肌肤,形容肌肤白净。生汗:出汗。白莲香:莲花般的香气。 【赏析】 此诗写夏日的炎热和诗人在酷暑中独寝的情景。首句“纱㦡困卧”写出了诗人在酷暑之中独睡的情景。次句“解却红裙小罩凉”
注释: 暑夜 —— 暑气蒸腾的夜晚。 水亭 —— 指水边的亭台,水边亭台临水而建,与水面相望,因此称“水亭”。 相对 —— 互相面对。 已 —— 已经。 黄昏 —— 夕阳西下的时刻。 静数飞萤过小园 —— 静静地数着萤火虫飞过花园。 窗下 —— 指房内窗子之下。孤灯 —— 孤单地燃烧的灯光。自明灭 —— 自己明亮又熄灭。无陶 —— 诗人自号。独自 —— 独自一个人。懒扃门 —— 懒得关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