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
【注释】 默默:沉默。掩昼:关闭日影,不使日光射入。简编:书简。盈案:充满案上。琴中意:指琴声中寄托的情意。取次:随便、随意。 【赏析】 此诗首章写闺人深闭门内,以读书弹琴为乐;次章写琴音之幽怨,言其虽欲向人倾诉,然无人可听、无人可诉。全诗抒发了闺人寂寞无聊、抑郁愁苦的情怀。 “春昼偶成”是说春天里偶然写成的小诗。“默默深闺掩昼关”,这是说闺中的人在一天的阳光中,在闲静中,默默地读着书,听着琴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全诗的理解来分析诗句的大意,最后再对关键词语进行注释。注意要结合诗歌中具体的意象进行分析。 立春日妆成宜春花 青幡碧胜缕金文,柳色梅花逐指新。 却笑尚为儿女态,宝刀剪彩强为春。 译文: 立春之日,姑娘们用青幡碧胜做装饰,五彩缤纷的幡胜上绣着精美的金文。
注释:夏天晚上乘凉的时候 满意好的风在水面上,趁着明月高悬到天心。 此时心情谁能体会,独自坐在中庭院内深夜已深。 赏析:此诗以夏日乘凉为题,描写了诗人独自在夜晚时分,倚窗而坐,欣赏着皎洁的月光,感受着微风习习,心境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注释:夏日穿着淡红色的衫子,肌肤被轻风吹拂着感觉凉爽,水阁在初长的夏天显得空旷。独自靠在栏杆上,没有什么事可做,只有清凉的风和水面上的景色可以让我欣赏,我正在读一些书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游水阁的情景。首句写自己的衣着和环境,第二句写自己独坐无为之事,第三句写水风凉处,最后一句写自己读文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新春二绝》 雪从庾岭梅中尽,春向隋提柳上来。 多少园林正萧索,纷纷争逐趁时开。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首诗:“雪从庾岭梅中尽”与“春向隋提柳上来”。 - 注释:庾岭,指的是庾亮故居附近的山岭,位于今江西吉安一带;隋提,指隋朝的提点刑狱事务官。 - 翻译:在庾岭上的梅花已经完全被雪花覆盖了;而春天则从隋提的柳树上悄然萌发。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和季节更迭的变化
【注释】淮南:即淮南王刘安,汉初封淮南王。寒食:清明节前一天。风流:风雅;文采。丝管:指音乐乐器。胜游:游玩。春色:这里指春天的景色。思亲怀土:思念家乡、怀念故土。自多愁:自己感到多愁。赏析:这是一首写清明时节感伤怀人的小诗。首句以“更风流”点明时令为寒食节,次句描写了节日里热闹的游赏情景,三句写眼前春光明媚,四句写因思亲而产生哀愁的情绪。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注释】 春燕:春天的燕子。 翩翩:轻快的样子,此处形容燕子飞行时的姿态轻盈优美。 社来还社去:指燕子每年按时来来去去,好像在为社祭忙碌一样。 偏是:偏偏。 蜡梅花:指腊梅花。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看到燕子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之情。首句描写了燕子在暖阳下欢快地飞翔的景象,第二句写燕子从帘外飞向帘内,与春风相依,第三句写燕子每年按时来来去去,好像在为社祭忙碌一样
注释:清澈的江水碧绿的草地,它们各自飘荡着悠然的思绪,各自有着不同的愁绪。正当是落花寒食之夜,我夜深无伴只好倚着空楼。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清江、碧草、落花等景象,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诗中运用了意象和典故,如“清江”象征着宽广的天空,“碧草”则象征着无边的土地。这些自然景物与人的愁苦相映衬,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将落花与寒食联系起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理解和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意思,理解内容要点。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寂寥、阑干、空碧、草长、天涯、撩乱等。 【答案】 作者独行于花径之上,面对飘零满地的花,心情十分凄清,于是静听潺潺流水之声和蛙声。在作者的眼中,故人已不在人世,只有一片草长碧绿的原野,而自己却孤身一人,漂泊天涯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理解的选择题,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以及作者观点的把握来推断答案。本篇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黄宫阳气几潜伸”意思是说:皇宫中温暖的阳光开始悄悄伸展了。次句“玉管吹灰适报春”,意思是:用玉管吹出的暖气去迎接春天的到来。三句“天子只知农事重”,意思是说:皇帝只知道农事重要,躬耕于田野。尾句“躬耕端的为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