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
注释与赏析: 秋日晚望 -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季傍晚时分站在江边远眺的情景。 - 赏析: 诗题“秋日晚望”暗示了季节和时间,即秋天的傍晚。这种场景通常会引起人们对离别、思念等情绪的联想。首句“烟浓难认别州山”,用“烟浓”形容远处山峦在雾气中的朦胧景象,使得山显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这种描述增加了画面的朦胧美,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家乡或友人的深切思念。第二句“仿佛鸥群浴远滩”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首先读懂全诗,这是一首七绝,诗人以“菊有黄花离槛边,怨鸿声重下寒天”开篇,点明季节是深秋,时间是黄昏;接着写景:“偏宜小阁幽窗下,独自烧香独自眠”;最后抒情,以“独坐”结束全诗。 【答案】 ①“菊有黄花离槛边”:菊花有黄的花瓣,在栏杆边的花坛上(或:在篱笆边)。②“怨鸿声重下寒天”:怨鸣的鸿雁,声声飞向寒冷的天空。③“偏宜小阁幽窗下”:特别适宜在小巧的楼阁的暗窗之下
【注释】 牵情:牵动情怀。三首:指《秋夜牵情三首》的第二首诗。闲闷:无聊之闷。百病生:一切疾病都生出来了。有情:指对人的感情。终不似无情:最终没有像无情的人那么冷漠。风流:风韵,风度。意思:情趣。镌磨:雕刻。肝肠铸成:比喻把离别的痛苦刻在心里。 【赏析】 此诗为《秋夜牵情三首》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爱人深沉的爱恋之情。开头两句“闲闷闲愁百病生,有情终不似无情。”写自己由于思念恋人而百病缠身
注释:月亮等到圆时,花正好盛开;花将残时,月亮也亏缺了。 要知道天上人间的万物,都禀受了秋清之气。
注释:是谁家的笛声在轻轻飘荡,把离人的思乡之情从梦中唤醒。这声音本来就令人断肠,不是因为吹出了让人断肠的哀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中秋夜闻笛而作,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谁家横笛弄轻清”,描写了诗人听到的笛声,声音轻盈而悠扬,仿佛来自远方。这里的“弄”字,描绘了诗人听到笛声后的心境,似乎听到了一种遥远的召唤,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 第二句“唤起离人枕上情”
淡月轻云九月天,醉霜危叶坠江寒。 孤窗镇日无聊赖,编辑诗词改抹看。 注释: 淡月、轻云:指天气晴朗的夜晚,月光和云彩都显得比较淡薄。 醉霜:形容树叶经霜打后变得脆弱,容易坠落或凋零。 危叶:落叶。 镇日:整天,整日。 无聊赖:无所事事,闲得无聊。 改抹看:修改涂抹。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写作诗词时不断修改和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风景的诗。首联“淡月疏云九月天
以下是对《闷怀二首》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1. 诗词原文: 黄昏院落雨潇潇,独对孤灯恨气高。 针钱懒拈肠自断,梧桐叶叶剪风刀。 2. 译文解释: - 黄昏院落雨潇潇: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雨声潇潇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忧郁的感觉。 - 独对孤灯恨气高:诗人独自对着孤独的灯火,心中充满了怨恨和不满。 - 针钱懒拈肠自断:诗人因为心情抑郁,连针线活都懒得做了,导致肠子都感到了疼痛
【注释】 照水芙蓉:荷花。芙蓉,荷花的别称。入眼明:指荷花盛开时颜色鲜艳明亮。 败荷枯草:败落的荷叶,干瘪的野草。 疏云不雨:稀疏的云彩,不会下雨。阴长:阴气浓重。 唤起诗怀酒兴清:唤起了诗人的诗情酒兴。 【赏析】 此诗写湖上闲望所见所感。首句写荷花盛开,美丽动人;二句写秋风吹落荷叶残花和枯萎野草;三句点明天气阴沉,不会下雨;四句说诗人在湖边看到这景色,激发了诗兴和酒兴。 “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注释】 湖:指杭州西湖。西风:指秋天的风,此时正值秋季。 【赏析】 《湖上闲望二首》,是诗人在湖上悠闲地观赏风景时的即兴之作。前一首写景,后一首抒情。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薄云疏日弄阴晴,山秀湖平眼界清。”这是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诗人站在湖边,眺望远方,只见天空中的薄云飘散开去,阳光透过云层,时隐时现地照射在湖面上。山峦秀丽,湖水平静如镜
似篾身材无事瘦,如丝肠肚怎禁愁。 鸣窗更听芭蕉雨,一叶中藏万斛愁。 注释: (1)“似箭撩风穿帐幕”形容秋夜的微风如同利箭般穿透帐篷,给人以寒意和孤独感。 (2)“如倾凉雨咽更筹”则描绘了秋天夜晚的雨声像是倾盆而下一般,让人难以入眠,只能通过摇动更筹寻找时间。 (3)“冷怀攲枕人无寐”,表达诗人因为寒冷而感到不适,甚至无法入睡。 (4)“铁石肝肠也泪流”,尽管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因为悲伤而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