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诗句中的关键信息进行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雨过”,雨过天晴的意思。诗人以“竹”为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竹林清新幽雅的景象。“幽篁脱箨绿参差”,意思是说雨过后竹林的叶子翠绿,参差不齐。“幽篁”是幽深的竹林,“脱箨绿参差”是说雨后的竹叶,青翠欲滴,参差不齐地排列开来
解析与赏析: 1. 诗句释义及其翻译: - “一痕雨过湿秋光”:描述秋日细雨过后,空气中的湿润感使秋天的景象显得更加清晰。 - 关键关键词:“一痕雨过” - 指秋雨的痕迹或影响。 - “湿秋光” - 暗示雨水给秋天增添了一些湿润的色彩和质感。 - 译文:“秋日细雨过后,空气里充满了湿润的气息,使得秋天的景象更加鲜明。” - “纨扇初抛自有凉”: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就像丢弃了手中的纨扇
【注释】 秋夜杂书二首:即《秋夜杂书》。 雨过凉生枕簟秋,楼头新月挂银钩。 凉生:感到清凉。 且无挥扇劳纤手,只好烧香伴酒瓯。 挥扇:挥动扇子。劳:费。纤手:纤细的手。 【赏析】 《秋夜杂书》二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名作。此诗写秋夜的景致和闲适的心情。首句写秋夜之凉;次句写秋夜之月;第三句写秋夜之酒;末句写秋夜之香。全诗以“凉”“月”“酒”“香”为关键词,把读者引入一个清新、凉爽的秋夜之中
注释: 1. 秋夜二首: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以“秋风”为背景,通过描写秋天夜晚的宁静、凉意以及月光下的梧桐树,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 2. 夜久无眠秋气清:夜晚已经持续了很久,而我却无法入睡,因为秋天的气息让我感到清新。 3. 烛花频剪欲三更:“烛花”即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烛光,而“频剪”则表示频繁地修剪或整理这些烛花,以便在深夜保持光亮。这里的“欲三更”指的是接近半夜的时间
【注释】 “凉天如水”:形容秋天的天气,凉爽宜人。 “夜澄鲜”:夜晚清澈透明。 “桂子风清”:指桂花的香气。 “去眠”:离去休息。 “多谢嫦娥知我意”:感谢嫦娥(月宫仙子)知道我的意思。 “中秋未到月先圆”:中秋节还未到来,月亮就已经圆满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了一个宁静的秋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夜晚,同时寄托了他的情感和愿望。 首句中的“凉天如水”
秋夜杂书二首 《秋夜杂书》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一首,写窗外的蟋蟀声和月色,表达对前游的思念之情。 月华飞过西楼上,添起离人一段愁。 注释:月光从西楼上飘过,增添了离别之人的忧愁。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光和蟋蟀声来渲染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之苦的感受。诗人用“月华飞过西楼上”这一形象的画面,将月光与楼台、西楼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
【注解】 1. 春日杂书:即题于春日所作之诗。 2. 自入春来:指自从进入春天以来,每日为春愁所困扰。 3. 翻作为花羞:指花儿被风吹落,如同花朵羞愧而不敢盛开。 4. 呢喃飞过双双燕:形容燕子飞翔时相互和鸣的情态。 5. 嗔:生气。 6. 帘垂不上钩:指垂下的帘子挡住了燕子飞过的路线。 【赏析】 《春日杂书十首》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组咏物诗。此组诗共十首,每首都以一个春天的景致为主题
诗句解读: 1. 一点芳心冷若灰,寂无梦想惹尘埃。 - 解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归后的荒凉景象。"一点芳心"指的是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在这句诗中,它们被形容得如同冷灰一般,没有生气,象征着春天的消逝。"寂无梦想惹尘埃"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结束和沉寂,没有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整体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消逝的哀伤之情。 2. 东君总领莺花处,浪蝶狂蜂不自来。 -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水栀子在小峰上生长的样子和特点。下面是逐句释义: 一痕春寄小峰蛮(注释:一痕,指的是水栀子的一痕迹;小峰蛮,指的是小山峰上的蛮夷之地,即水栀子的产地;春寄,指的是春天把生机带到那里。) 薝卜香清水影寒(注释:薝卜,是一种植物,其花有香气;香,指的是水栀子散发出的花香;水影寒,指的是水栀子在水中的影子显得寒冷。) 玉质自然无暑意(注释:玉质,指的是水栀子的质地像玉石一样纯净
【注释】 洛妃:指唐代诗人李冶,因曾居住在洛阳的芙蓉苑(在今河南省临潼县),故称洛妃。 钿:镶嵌在首饰上的珍珠、宝石或金银等。 翠色娇圆:形容荷叶颜色鲜艳,像翡翠一样。 荡漾湖光三十顷:形容湖水波光粼粼,像一片广阔的草地。 底:指水面下,也指事物最里层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荷诗。首句用洛妃钿来比喻新长出来的荷叶上镶嵌着晶莹的露珠,显得格外娇美;第二句描写荷叶的颜色鲜艳,像翡翠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