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学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唐寅创作的。它描绘了作者登上穹窿山绝顶,远眺震泽和具区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句: - 吴中富名山,穹窿独称长。 注释:吴中,指江苏苏州一带;穹窿,即穹窿山,位于苏州西部。 - 郁律耸晴空,凭眺快无两。 注释:郁律,形容景色壮丽;凭眺,指远望;快无两,意为无与伦比。 - 兹来值秋霁,疏翠揽盈掌。 注释:兹来,此处之意;值,遇到;秋霁
书牧斋集后二首其一 译文: 铜驼荆棘,诉说着酸辛往事,东涧回旋,只剩旧身躯。 碑碣大书杨震的《让清河太守辞》,前朝公论,借此人而传颂。 注释: - 铜驼榛棘:指铜雀台周围荆棘丛生,用以比喻世事沧桑、人事易迁。 - 酸辛:形容艰难困苦。 - 东涧:指洛阳东郊的山间小溪。 - 碑碣:古代石碑。这里泛指石刻文字。 - 杨震:东汉时期名臣,曾任太仆。 - 《让清河太守辞》:杨震曾上疏辞去官职
【注释】《书牧斋集后二首》是清代朱彝尊的作品,此诗为其二。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净因”即清净的因,指禅定,也指僧衣。“结净因”即结禅定之因,即入佛门。“落花时复饯离人”意为:在落花时节里(即春天)又送别了离人。“出魔入佛超然处”意为:从凡尘中解脱出来进入佛门的超凡之处。“欲浣朝衫一斗尘”意为:想要洗净早晨穿的僧衣一斗多灰尘。 全诗通过写诗人在春天与友人离别的情景,抒发诗人对于世俗生活
铜驼榛棘话酸辛,东涧盘旋剩旧身。 碑碣大书杨左传,前朝公论借斯人。
归老空门结净因,落花时复饯离人。 出魔入佛超然处,欲浣朝衫一斗尘。
吴中富名山,穹窿独称长。 郁律耸晴空,凭眺快无两。 兹来值秋霁,疏翠揽盈掌。 行行跻笠峰,孱颜俯群象。 天平遥搢笏,卑犹成覆盎。 云从岭下飞,飞鸟不能上。 西南临具区,风涛相震荡。 烟消螺髻浮,日落新镜晃。 混合天水色,分坼吴越壤。 呼吸凌青冥,啸歌脱尘鞅。 何当寻赤松,相与出世网
周孝学(生卒年不详),清代吴江(今江苏苏州)震泽人,字孺仍,号勉庐,是诗人周允中的父亲。 周孝学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在清代诗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歌创作深受韦应物、柳宗元的影响,特别是对感时吊古之作的讽喻性处理,显示了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出版的《勉庐诗钞》以及《勉庐试草》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成就
周孝学(生卒年不详),清代吴江(今江苏苏州)震泽人,字孺仍,号勉庐,是诗人周允中的父亲。 周孝学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在清代诗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歌创作深受韦应物、柳宗元的影响,特别是对感时吊古之作的讽喻性处理,显示了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出版的《勉庐诗钞》以及《勉庐试草》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