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
【注释】 六出:指雪花。东君:春神,指春风。江上:泛指江边。 【赏析】 《天净沙·冬》是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通过对冬日景色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企盼之情。全曲写冬景,但并不单纯写景,而重在抒情。它寓情于景,以景衬情。 开头三句,写雪花纷纷扬扬地从门前飞落,诗人却无心观赏,只是举杯消愁。这一句中“花”字用得巧妙,既点出是雪不是花,又暗合标题“天净沙”。接着,诗人把酒问青天
【注释】 越调:唐宋大曲的一种,因用笛子、琵琶等乐器伴奏,故称“大曲”。 春山:指楼阁的四周。 暖日和风:温暖的阳光和轻柔的春风。 阑干:栏杆。 秋千院中:指杨柳树下的秋千架。 啼莺:黄莺。 舞燕:燕子。 小桥:小巧玲珑的石桥。 流水飞红:指桥上水流飘荡着落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的小令,词人抓住春天的典型特点,以轻快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色彩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热爱之情
【注释】 画角:军中号角,以竹为管。谯:城上的望楼。半庭:指庭院的一半。黄昏:傍晚。山前:山的前面。水滨:水的旁边。竹篱茅舍:用竹子和茅草建造的屋子。淡烟衰草孤村:淡淡的烟雾笼罩着衰败的草地,荒凉的村子。 【赏析】 这首小令描写冬日乡村景色,笔触细腻而清丽。全曲以“画角、黄昏、水滨”起首,营造了一幅冷寂、清远的画面。然后作者通过“雪”、“篱”、“茅舍”、“衰草”等词语,勾勒出一个静谧
注释:夕阳西下,孤零零的村落里残存着最后一丝晚霞,轻袅的炊烟缭绕在古老的树枝上,寒鸦栖息其中。一只飞鸿掠过天际,影子落在下面。青山环抱下的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交相辉映。 赏析:这首小令以清丽的语言、淡雅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全篇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优美生动,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天净沙 · 夏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注释翻译赏析: 云朵消散,雨水停止,江面的水波逐渐荡起,更显得宽阔而清澈; 楼上的窗户很高,江水清凉,西瓜也更加甘甜了。 绿树成荫,垂下的树荫遮蔽了屋檐; 纱窗帘子,藤席做成的竹席,上面铺着丝制的薄绢,非常凉快; 美人儿拿着精致的罗扇轻轻扇动,扇面上绣有精美的图案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为问东君消息。 急教人探,小梅江上先知。
明月复明月,天宇净新霜。 霜中养就白兔,未觉玉容苍。 照影来今往古,圆缺阴晴几度,丹桂俨然芳。 遐想广寒露,谁得一枝香。 恍瑶台,飞宝镜,散重光。 嫦娥久饵灵药,点出淡云妆。 闲兴风姨相聚,不似天孙独苦,终日织仙裳。 脉脉望河鼓,萦损几柔肠
金盘荐华屋,银烛照红妆。 欢游曾得多少,风雨送春忙。 只道神仙渐远,争信情缘未断,自有返魂香。 万木尽摇落,浓艳又芬芳。 忆真妃,春睡足,按霓裳。 马嵬西下回首,野日淡无光。 不避山茶小雪,似爱江梅新月,疏影伴昏黄。 谁唤□□起,呵手染胭霜
倚天钟阜龙蟠,四时青壁云烟润。 陂陀十里,苍鬓夹路,清风缓引。 兰若西边,草堂别崦,遗基犹认。 自猿惊鹤怨,山人去后,谁更向、此中隐。 独爱丹崖碧岭,枕平川、人家相近。 登临对酒,茱萸香细,莓苔坐稳。 老计菟裘,故应来就,林泉佳遁。 怕烟霞笑我,尘容俗状,把山英问
一夕梵唱一夕秋,一叶轻舟一叶愁。千寻碧湖千寻酒,丝竹慢,唱不休,红颜总是归尘垢。听钟十年后,隔雨看小楼,却叫人怎生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