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孔昭
易孔昭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下是对易孔昭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易孔昭,字堇生,曲阜人。嘉庆庚午(1820年)中举人,后官至开县知县。在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易孔昭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其文学成就也不容忽视。据资料显示,他曾任拔贡,曾担任镶黄旗官学汉教习,并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前往安徽,向曾国藩提出镇压太平天国的策略,显示了其在政治军事上的才能和远见。 2. 诗作特点
清代易孔昭《挽左宗棠联》释义
【注释】 上联“上下二千年间,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意思是说从秦末汉初开始到清末民初,历经二千年的历史。这两句是写左宗棠的一生。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湘阴人,晚清大臣。他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收复新疆、抗击沙俄侵略等,功绩卓著。但他晚年也因贪赃枉法而受到弹劾。 下联“武乡侯运际偏安,公定全局;中兴三数老耳,后乐先忧,其谁与归”:意思是说,在左宗棠的一生中
清代易孔昭《挽曾国荃联》释义
【注释】 曾国荃:曾国藩的部将,字沅帆。上林:汉代宫苑名,在长安城东南。“绛帐”指曾国荃的书房,“春风”、“入上林”暗含对曾国荃的期望与赞美之意。“大臣以人事君”,用曾国的典故来赞其忠诚。“剡章尚在”,“剡章”是古代一种锋利的竹简,此处指书信,“尚在”表示信未发出或已发出但尚未到达目的地。 白门:指南京,古称金陵。“白门秋雨谭时局”暗指曾氏家族与太平天国的恩怨情仇
堇生,原名易孔昭,清代诗人
易孔昭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下是对易孔昭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易孔昭,字堇生,曲阜人。嘉庆庚午(1820年)中举人,后官至开县知县。在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易孔昭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其文学成就也不容忽视。据资料显示,他曾任拔贡,曾担任镶黄旗官学汉教习,并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前往安徽,向曾国藩提出镇压太平天国的策略,显示了其在政治军事上的才能和远见。 2. 诗作特点
易孔昭
易孔昭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下是对易孔昭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易孔昭,字堇生,曲阜人。嘉庆庚午(1820年)中举人,后官至开县知县。在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易孔昭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其文学成就也不容忽视。据资料显示,他曾任拔贡,曾担任镶黄旗官学汉教习,并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前往安徽,向曾国藩提出镇压太平天国的策略,显示了其在政治军事上的才能和远见。 2. 诗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