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 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著有《诗传》、《春秋传》
次韵姚孝孙判官见还岐梁唱和诗集
伯氏文章岂敢知,岐梁偶有往还诗。 自怜兄力能兼弟,谁肯埙终不听篪。 西虢春游池百顷,南溪秋入竹千枝。 恨君曾是关中吏,属和追陪失此时
次韵王君贶尚书会六同年
有美佳宾贤主人,布衣曾共脱京尘。 欢来未觉岁华晚,醉后能令秋气春。 发誉早同初宦日,收功终藉老成身。 他年此会应图画,传入谁家屏障新
和强君瓦亭
君为魏博三年客,日有江湖万里心。 暂得野亭留马足,强循疏柳步堤阴。 无人携手共吴语,得意摇头时越吟。 何日东郊过微雨,并骑鞍马去同寻
送道士杨见素南游
黄河春涨入隋沟,往意随波日夜流。 万里寻山如野鹤,一身浮水似轻鸥。 湖风送客那论驿,岳寺留人暗度秋。 迟子北归来见我,携琴委曲记深幽
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
仁寿宫中稆谷生,太湖苍石草间横。 兴衰换世身犹在,南北从人事已轻。 累石作台秋藓上,凿汧通水细渠清。 三年此亦非公有,空使他年记姓名
兴州新开古东池
山绕兴州万叠青,池开近郭百泉并。 昔年种柳人安在,累岁开花藕自生。 波暖跳鱼闻乐喜,人来野鸭望船鸣。 西还过此须终日,为问使君行未行
木山引水二首
引水穿墙接竹梢,谷藏峰底大容瓢。 将流旋滴庐山瀑,已尽还来海上潮。 乱点落池惊睡觉,半山含润沃心焦。 瓦盆一斛何胜满,溢去犹能浸菊苗
次韵子瞻南溪微雪
南溪夜雪晓来霁,有客晨游酒未消。 风泛馀花来逐马,光浮断涧不知桥。 山寒冻合行人息,醉熟宾欢舞意嚣。 归骑相将踏瑶玉,嗅林闲认早梅条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五郡
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从梢未及甘。 当道沙尘类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 观形随阜饮溪鹿,云气侵山食叶蚕。 犹有道人迎客笑,白须黄袖岂非聃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楼观
神仙避世守关门,一世沉埋百世尊。 旧宅居人无姓尹,深山道士即为孙。 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归鸦自识村。 君欲留身记幽寂,直将山外比羌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