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注释】 (1)“别无相赠言”:没有什么要送给你的赠言,表示彼此情意很淡。 (2)“沉吟”:沉吟就是深思、沉吟,是说诗人在默默地沉思着。 (3)“背灯立”:背着灯站立,形容夜色中孤独地站着。 (4)“半”“晌”:古代用“半晌”来表示时间,这里指半天,即一个时辰。“不抬头”,表明他长时间地凝视着对方,以至于连视线都没有抬起过。 (5)“罗衣泪沾湿”:罗衣指女子的衣裳,泪水沾湿了衣裳
【注释】: 1. 中年:指四十岁。 2. 此身:此,代指自身;身,人的身体。 3. 衰亲:年老的双亲。 4. 劳劳:忙碌、辛苦。 5. 谐:和乐。 6. 篱下寒花:篱笆下面的野花。 7. 檐前饥雀:屋檐下的饿雀。 8. □宾:不速之客。 9. 愁盼:忧愁地盼望。 10. 风前一绺尘:风前飘动的一缕灰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写给友人的,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注释】 “水流既入海”,流水入海是自然规律,但月有圆缺是客观现象。 “月缺能重圆”: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总是重新圆满。 “花落树犹在,花前人可怜”:花儿凋谢了,树还在那里,可是人已经离去,令人感到可怜。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用“水流既入海,月缺能重圆,花落犹在树,花前人可怜”四句诗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一句“水流既入海”,是说流水归海是自然现象,无可非议
【注释】 问渡:询问渡口。 道逢渔父来,指点停舟处:路上碰到一个打鱼的老头儿,他给我指点了船儿停泊的岸边。 只在小桥边,风吹著溪树:只有那座小桥边上,被吹拂着的溪边的树木。 【赏析】 《问渡》是唐代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父指点诗人渡过江口、来到小桥边上的情景,并生动地描绘了风中摇曳的溪树。诗的构思别致,语言简练,画面优美,意境清幽。 首联“道逢渔父来,指点停舟处”两句
【注释】 推篷:推开船篷。 失:惊散。 孤鹤:一只鹤,这里指代自己。 双桨:船桨。 倚:靠着。 兰皋:长着兰草的河堤,此处借指水边。 云浮江空处:浮云在江面上飘浮。 自高:独自高悬。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乘舟夜行,看到天边孤雁飞走,想到自己孤单一人漂泊异乡,不禁感慨万端,遂作此诗。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清幽。首句“推篷失孤鹤”,写船行至江上,见孤鹤惊起,而船却仍向前行驶
【注释】: ①方仲履:即方干,唐代诗人。②酹(lèi):以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③春人:春天的游子。欲去:要离去。④直是:正是。可怜宵:可惜的是夜长。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夜晚与朋友饮酒赏月的情景。 首句“夜与方仲履饮”点出时间,地点在“明月之下”。次句“独酹向明月”,说明饮酒的人只有作者自己,而且是在月光下。三、四两句写饮酒者的动作和心情:“含情问柳条”写出他一边饮酒一边思念远方的朋友
【注释】 巡檐:绕着屋檐走。花满地:地上落满了花瓣。倚槛:靠在栏杆旁。香留枝:花香留在树枝上。看花易肠断:看到美丽的花朵容易让人伤心。攀树最相思:攀上树木最能引起我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的抒情诗。全诗三句,前两句写景,后一句抒情。 “巡檐花满地”,是说庭院里落满了花瓣,诗人在廊下绕来绕去,似乎不忍离去;“倚槛香留枝”,是说靠在栏杆旁边,花香仍然留在树上;“看花易肠断”
注释: - 秋风怨:秋天的风带来了哀怨,让人感到悲伤。 - 枯草摇天黄,白杨醉霜紫:枯黄的草地在秋风中摇曳着,白色的杨树被霜染成了紫色。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充满了萧瑟和凄美。 - 骢马嘶不归,秋风葬罗绮:骏马因思乡而嘶叫,但秋天的风却无情地将美丽的罗绮(指华丽的衣服)卷入了寒风之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秋天的凄凉和无情。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为主题
子夜歌 其一 思君月正圆,望望月仍缺。多恐再圆时,不是今宵月。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深深眷恋。月亮圆满而诗人却只能遥遥望着它残缺不全,担心再次圆满之时,可能已经物是人非,不再是现在的自己。这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哀愁和期待交织的情感色彩。 赏析:这首诗运用了传统的意象表达手法,将月亮的圆缺作为思念的象征
万里流沙远, 真愁见面难。 闺中无挟弹, 那得雁书看。 注释: 万里流沙遥远的地方, 真的很难见面。 闺中没有携带弹弓的人, 哪能看得到鸿雁传书呢?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述了一位女子在遥远的地方,由于距离的原因难以与爱人相见,表达了她对相见的渴望和无奈。后两句则揭示了女子无法通过弹射来传递消息给远方的爱人,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感,也表达了她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整体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