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东风催异客" 东风,春天的风,常作为离别的象征,催促着旅人离去。异客,特指那些远离家乡或故土的人,此处可能是指诗人或蓬仙兄。这句话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即将到来的别离,东风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 2. "南浦唱骊歌" 南浦,通常指的是南方的河流或渡口。在这里,南浦可能指的是送别之地,也可能是诗人在送别的地点。骊歌,古代的一种歌曲,多用于送别场合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941年,周恩来在面对新四军在皖南茂林地区遭受国民党军队伏击、九千余人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的悲剧时,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为遇难士兵哀悼。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这场悲剧的深深悲痛与对无辜牺牲者的同情。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这两句诗揭示了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性质。江南,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同侪争疾走,君独著先鞭。 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 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游旧,临歧意怅然。 注释: - 同侪争疾走,君独著先鞭:同伴们都争着跑,唯独你领先。 - 疾走:快速奔跑。 - 君:指蓬仙兄(蓬仙是他的号)。 - 著:领先。 - 先鞭:比喻领导或带头。 - 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我担心做不成好事,只能让你去做。在急流中,你应该谦让贤能之人。 - 作嫁
【注释】: -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 极目:极尽目力,放眼远望。 - 青郊:指青葱的郊外,泛指野外地区。 - 烟霾:指烟雾和尘土。 - 布:布满、覆盖。 - 正浓:非常浓厚、浓密。 - 中原:古代中国地域概念,此处指代中原地区(中国)。 - 逐鹿:比喻争夺权力的斗争。 - 博浪:古琴曲名,此处用作比喻,表示激烈的争斗。 - 踵相踪:形容追随的人或事物紧随着别人或事物,不断出现。 -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李东阳。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篇以典雅庄重、意境高远而著称。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 - "萍水相逢" 意味着在不期而遇中相遇,"负笈津门" 指的是背着书箱从京城来到此地(津门是天津古称) 2. 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 - "扪虱倾谈" 描述的是李东阳与友人深入交谈的情景,"持螯下酒" 则是指品尝美食。 3.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次昊如夫子伤时事原韵(译文) 次昊,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思想家,其诗歌风格豪放,词风婉约,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此诗为苏轼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时局的忧患之情。 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 茫茫大陆,意味着广阔的国土,风云起指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举国昏沉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大江歌罢掉头东": - 关键词:“大江”可能指的是宽阔的江河,如长江、黄河等。“歌罢”意味着唱歌结束,此处可能指完成一首表达某种情感或理念的歌曲。“掉头东”意味着改变方向向东走。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在完成歌曲后,决心离开原来的环境或者不再继续之前的行动。 - 译文:在歌唱完《大江东去》之后,决定转身向东行进。 - 赏析: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信念的执着和对新方向的追求。
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虫声唧唧不堪闻。
东风催异客,南浦唱骊歌。 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 星离成恨事,云散奈愁何。 欣喜前尘影,因缘文字多。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