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锷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要求对诗中每句的词义进行解释,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对诗句的内容进行赏析。 ①长沙同邑五尚书,惟我公翊赞新猷:长沙是张百熙的故乡,同为长沙人,五位尚书,只有张百熙能扶持新猷。长沙,即长沙府或长沙县。同邑,同乡。尚书,指张百熙等五位官员。翊赞新猷,扶助并支持新的措施和策略。②精力尽为时局瘁
【诗句释义】 1. 千秋:千年,极言其长久。相业:功业、事业。儒宗:儒家的领袖、代表。筹笔际:筹谋之间。际:中间。艰危:处境困难和危险。最难忘:最难以忘记。绥靖:平定。江淮:指长江、淮河,泛指江南地区。承平:太平安定。 2. 九陛(bì):皇帝所坐的龙椅前左右两旁的台阶。温褒(kuān):温暖而褒奖。骑箕(jī):星名。箕有簸扬之意,引申为星象运行。关运会:命运之交会。 3. 独追忆:独自回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要的词语,联系上下句的意思来理解,并结合着题目中的要求作答即可。“任兼将相”一句是概括了左宗棠的一生。“华夷”指中原、中国与四夷(指周边的民族),这里借指中国,表明左宗棠功勋卓著,名垂史册。“耄岁”指老年,“临边”指在边疆指挥战事,表明左宗棠老当益壮,仍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谋国独能持远大”
【注释】 挽曾国荃联:挽,是悼念死者。曾国荃(1824—1876),字伯涵,湖南湘阴人,清末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他曾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等职。玉节:玉制的符节,古代朝廷授予有功之臣的一种凭证。 【赏析】 曾国荃与曾国藩是兄弟关系,两人都曾在太平天国起义中立功。曾国荃平定太平军后,被封为一等侯爵,赐黄带,佩双刀,并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等职。这首诗是作者在曾国荃去世时所撰的挽诗
徐树锷是清代诗人。 字定生、一字淀荪,号菕长子,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徐树锷的诗词全集中包含了他的许多经典作品,其中《挽张百熙联》和《挽左宗棠联》,这两首诗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深切的社会关怀
徐树锷是清代诗人。 字定生、一字淀荪,号菕长子,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徐树锷的诗词全集中包含了他的许多经典作品,其中《挽张百熙联》和《挽左宗棠联》,这两首诗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深切的社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