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
丙戌年四月,跟随醇亲王巡海。 万千气象蜃楼高,忽地齐烟涌六鳌。 慈佛护持看献瑞,仙舟共济敢辞劳。 自怜坚壁心偏苦,却愧屯田诏屡褒。 无限临歧依恋意,漫吟潭水答云璈。 【注释】 丙戌:指乾隆五十三年。醇邸:即醇贤亲王弘昀。 六鳌:传说中的大海中怪兽名,此处借指大海。 屯田诏:皇帝下诏书给大臣的命令。屯田诏屡褒:多次得到皇帝的嘉奖。 【赏析】 《随醇邸巡海呈教》是一首七言律诗
【解析】 “鹿去台空屋数椽”:指鹿洞书院因战乱而荒废,几经修缮的房屋只剩下几椽。“置身犹在阆风巅”:意即虽然身处乱世,但我依然如仙人一般高居云霄之上。“孤筇暝踏烟中路”:意即夜幕降临,我在烟雾朦胧的小路上行走。“万壑春藏洞里天”:意即万壑群山中,隐藏着一片春天般的美景。“乱后诸生虚讲席”,意即战乱之后,许多读书人没有地方讲学,只能在家里闲坐。“门前流水隔尘缘”,意即门前的溪水隔断了世俗的缘分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赏析诗句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题型,在鉴赏时,考生应首先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要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同时还要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景物特征以及蕴含的情感等。形式上要注意词性,注意诗句的结构,分析诗式。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赏析时可以从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及情感主旨三方面入手。 “枢帅忠诚上格天”:枢帅指的是枢密使,即枢密院的长官
这首诗是何廉舫太守的除夕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全诗如下: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二 方召桓桓轶盛周,壮游抵掌遍诸侯。 南飞乌鹊争依树,东去蛟龙欲顺流。 谋国裴公勤远略,庇人白传展长裘。 投戈喜见升平日,虾菜烟波一舸收。 注释与赏析: 1. 方召桓桓轶盛周,壮游抵掌遍诸侯。 - 方召桓桓:形容方召桓桓的威武、英明。轶盛周:超越盛大的周朝
【注释】 1. 峭风吹冻绿玻璃:形容湖面上的冰,像绿色透明的玻璃一样。 2. 浩浩平湖四望迷:湖水宽阔,视线所及之处一片迷茫。 3. 雪压轻舠凉气重:指在湖上遇到降雪天气时,船上的温度很低。舠,小船。 4. 云冲高岭远天低:形容云雾笼罩着高山,天空显得更低了。 5. 菰蒲白战滩声乱:菰(jū)和蒲(pú),都是水生植物,此处泛指各种水草;白战,指白色的水面与绿色的水草相映成趣;滩声,即波浪声。乱
【诗句释义】 何郎一纸报平安,冰雪诗篇背俗看。 春草凄迷思北渚,秋坟哀艳唱南冠。 匡时且制新亭泣,涉险悬知蜀道难。 闻说江皋吊袁术,暗风吹雨打窗寒。 【译文】 何家的书信传来了平安的消息,我像看冰雪般审视着这世俗的诗篇。 春天里,那片荒凉之地令人思念,秋天时,那片墓地上歌声凄凉地吟唱着南冠。 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振作起来,为新亭而哭泣,面对艰难险阻,我们要有勇气前行。
晚江即事 山气蒙蒙带雨昏,江潮滚滚挟雷奔。 估樯簇笋滩头聚,野市编茅劫后存。 愁似云痕浓不减,寒凭酒力醉难温。 却怜渔艇全家住,一叶凌波笑语喧。 注释: - 山气蒙蒙带雨昏:形容山上的雾气和雨水混合在一起,使得整个山林显得模糊不清。 - 江潮滚滚挟雷奔:形容江潮汹涌澎湃,仿佛带着雷霆般的力量向前奔腾。 - 估樯簇笋滩头聚:估算中的船(樯)聚集在像嫩笋一样的滩头。估樯,估计中的船只
【注释】 间关:指行路艰难,步履蹒跚。录录:形容行动迟缓、迟疑的样子。十九中:指科举考试的九十九道题目全部答对,为中状元。春茧:春天蚕蛾吐丝结茧成蛹,这里比喻有才华的人。 筹边:筹划边疆事务。王朴:唐朝名将,曾率军平定契丹叛乱有功。马忠:唐朝名将,与王朴同朝立功。旧雨:指过去的朋友。开樽:指开怀畅饮。未妨:没有什么妨碍。磨蝎命终穷:指命运不济,终归贫穷。 【赏析】
【注释】 一、一角江城恨未消:江边孤城的怨恨还未消散。 二、长怀楚泽佩芳椒:长久怀念着楚国的香草佩兰。 三、中原旗鼓声先震:中原地区的战鼓雷动,声传远方。 四、半壁金汤土竟焦:一半的国土成了焦土。 五、蜀郡祠堂村社祭:四川的郡县祠庙在节日里举行祭祀活动。 六、赵州人士酒杯浇:赵州地区的人用酒杯来浇酒。 七、当时愧乏蚍蜉救:当时的我惭愧自己无能,就像蚂蚁一样无能为力。 八、投阁何须解客嘲
【注释】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名,此指仙境。弱水三千:形容路途遥远,不可计数。献赋:《长杨》是汉武帝时的一个乐府曲调名,这里泛指文人应制之作。几见怜:很少得到皇帝的赏识。骏足绝群羞豆栈:骏马疾驰,在古代被视为高才,但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觉得自己像豆栈那样平庸。蛾眉倾国怨华年:蛾眉,代指美女。倾国,倾国倾城的意思,形容女子美貌动人。华年,青春年少时期。不值钱:没有价值。 广武:古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