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诗句释义: - 千山罨画拥飞楼:“千山”指许多山峰,用“罨画”形容这些山峰宛如一幅画卷般地环绕着一座飞楼。“飞楼”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建筑。 - 山木苍苍水漫流:“山木”指的是山上的树木,它们颜色深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苍苍”则形容树木的颜色深而浓重。“水漫流”描述水流泛滥的样子,暗示着某种动荡或变化。 - 青鸟乱啼花细落:“青鸟”可能是指青色的鸟儿,这里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注释】 曲塘:曲折的水塘,泛指池塘。 劳牵斗石尤:比喻辛勤地劳动。 自古江湖分逆顺:自古以来,江湖的形势是逆流而上的,所以这里以“江湖”比喻社会。 不回首羡归舟:不回头羡慕归去的船只。 【赏析】 《题画》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八首。此诗前两联写景,第三联议论,末联抒情。诗人用笔细腻,层次分明,语言简练,富有理趣。 首联写水塘景色。曲塘,即曲折的水塘;横流,水势急湍。这两句写曲塘风急,水流横斜
【注释】 苍山:青色的山峰。曲曲水斜斜:形容山间小溪水流曲折,弯弯曲曲。茆:茅草,泛指野草。带浅沙:岸边长满青草,与浅滩相接。 多应不到:大概没有人能够到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写于他退居乡间的时期。诗中通过描绘山村野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首句“苍山曲曲水斜斜”,描写了山间小溪的曲折和蜿蜒。这里的“苍山”指的是远处的群山
注释:二月的东风已经把万物装扮得色彩斑斓,是谁让寂寞的人向僧家居住?我担心夜雨打湿了被子,早上打开门去看杏花。 赏析:此诗是诗人写给子重(即子厚)的。子厚在长沙任司马时,曾与韩愈一起修《平津馆记》。后来,子厚因事被贬到柳州。这首诗就是写于贬官途中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二月东风”指阳春二月,“已物华”指万物复苏。“谁教寂寞向僧家”意为:谁让人如此地感到寂寞呢?这一句表面上看似抱怨
注释: 1. 青天缺月映江流,不见嫦娥抱影愁。 - 青天:天空,指代天空。 - 缺月:月亮被云遮住。 - 映江流:倒映在江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不见嫦娥: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仙女,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看不到月亮。 - 抱影愁:抱着自己的影子而感到悲伤。 2. 玉宇参差孤笛起,夜深独上水西楼。 - 玉宇:宫殿,指代月亮。 - 参差:参差不齐,不整齐。 - 孤笛起:孤独的笛声响起。 -
【注释】 绿树:指柳。敷阴:披荫,遮阴。荇香:荇菜的香味。方舟:古代一船两人用的小舟,这里泛指小船。回塘:曲折的小河。 白鸥:白色的鸥鸟。飞去:飞走。青山暮:夕阳西下,山色显得苍翠。落日:太阳落山时。唱歌:指晚霞在水面上闪烁出各种色彩,犹如歌咏。烟水长:水汽弥漫,笼罩着一片迷蒙景象。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绿树成荫,荇菜散发清香,小舟轻快地行驶在这十里长的回塘小河上
【注释】 履:践。履约、履仁,这里指践约守信。 其一:此诗为作者与友人子重的唱和之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子重相赠的和诗。首句“梅花绕树玉丛丛”描绘了梅花环绕在树木周围的景象,形容梅花如玉般洁白而美丽。第二句“忆共花前醉晚风”表达了作者回忆与朋友一起赏花时沉醉于晚风中的情景。第三句“别后输君能领略”表示自从分别之后,自己未能充分领略到春天的美好
注释: 秋夜清冷,山木苍青,月光照耀,断岸平长。 千年高情苏子赋,东风谁再述周郎? 赏析: 本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 首句“秋清山木夜苍苍”,描写了一幅秋夜山中林木苍翠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肃穆的感觉。次句“月出波平断岸长”,则进一步展现了夜晚江面的平静和辽阔,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映照出长长的断桥,显得幽静而深远。两句诗通过对比,既突出了秋天的清冷
道复西斋偶成 风生回渚玉涟漪,秋晚茆檐白日迟。 一事不经心境寂,离离松影坐来移。 注释: 1)风生回渚:风从回水处吹来。回渚是小洲的意思,这里泛指水中的洲渚。 2)玉涟漪:水波像美玉一样。 3)茆檐:茅草屋的檐。 4)心境寂:心境宁静,无杂念。 赏析: 首句“风生回渚玉涟漪”,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在清风徐来的回水边观赏着水面上飘动的玉色涟漪,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心情无比舒畅
【赏析】 此是一首描写晚景的诗。 “双干亭亭碧玉明”,以比喻手法写画竹的形态,突出竹子的清雅秀丽。“亭亭”形容竹叶高耸的样子,“碧玉”指竹的颜色,用来形容其颜色青翠,晶莹剔透。整句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将竹子的美丽描绘出来。 “翠阴凉沁石床清”,进一步描绘了画中的景象。翠绿如玉的竹子旁,有一张石头床,石床清凉宁静。这里的“凉沁”和“清”都是形容石床的感觉,给人一种舒适、凉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