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罨画拥飞楼,山木苍苍水漫流。
青鸟乱啼花细落,石梁南畔是瀛洲。
诗句释义:
- 千山罨画拥飞楼:“千山”指许多山峰,用“罨画”形容这些山峰宛如一幅画卷般地环绕着一座飞楼。“飞楼”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建筑。
- 山木苍苍水漫流:“山木”指的是山上的树木,它们颜色深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苍苍”则形容树木的颜色深而浓重。“水漫流”描述水流泛滥的样子,暗示着某种动荡或变化。
- 青鸟乱啼花细落:“青鸟”可能是指青色的鸟儿,这里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乱啼”意味着鸟儿在四处鸣叫。“花细落”描绘了花朵纷纷落下的景象,增添了一种轻盈而美丽的感觉。
- 石梁南畔是瀛洲:“石梁”指的是横跨两岸的桥梁,可能是一座连接两山之间的桥梁;“南畔”指明位置在南方一侧。“瀛洲”通常指传说中的仙岛,此处用以比喻一个神秘而美好的所在。
译文:
被青山和画卷般的建筑围绕的是座高楼,山上树木葱郁,水流潺潺。
鸟儿在春天纷乱地啼鸣,花瓣纷纷洒落。桥的南边是一片仙境般的土地,仿佛瀛洲一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中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首句“千山罨画拥飞楼”,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千山比作画卷,高楼比作飞楼,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楼阁耸立的壮丽画面。次句“山木苍苍水漫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自然之美,山木苍翠、水流潺潺,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第三句“青鸟乱啼花细落”则引入了动态元素,青鸟的啼鸣与花的飘落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生动性。最后一句“石梁南畔是瀛洲”则将读者的视野拉向远方,石梁、南畔和瀛洲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图景。全诗以自然之美和神话传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富有想象力的想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