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
梦入堂内诗 雕刻华丽梁柱岁月痕迹,旧日香壁仍留泥椒香气。 幔上绳结金麦穗,帘钩挂银蒜条。 画眉需千度细致拭,梳头需百遍轻柔撩。小衫裁制裹双臂,缠弦掐抱腰间绕。日光下钗焰微动,窗影中镜花摇曳。歌曲随风起舞韵,笙簧火炙调声调。如今须戏去归场,谁复待明再重演。 赏析: 《梦入堂内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庾信的作品之一,描绘了一位歌舞姬的生活情景。诗中的雕梁、香壁、幔绳等细节描写
《奉和山池诗》 乐官多暇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限,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馀。 注释: 1. 乐官:指宫廷中的音乐官员。 2. 望苑:古代的皇家园林,也称为“望春园”。 3. 鸣笳:吹奏着军用乐器,发出声音。 4. 陵绝限:越过了极限,形容非常遥远。 5. 飞盖:古代贵族乘坐的马车。 6. 桂亭:桂花树亭子。 7. 桐门
【注释】: 南登广陵岸,回首落星城。 不言临旧浦,烽火照江明。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诗。诗人在登上广陵(即今天的扬州)岸边时,不禁回首往事,想到昔日繁华的金陵——今天的南京。“不言临旧浦”四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之情,又暗含了诗人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之心。“烽火照江明”,以烽火映照江水的明灭来比喻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景象,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至仁山铭 峰横鹤岭,水学龙津。瑞云一片,仙童两人。三秋云薄,九日寒新。真花暂落,画树长春。横石临砌,飞檐枕岭。壁绕藤苗,窗衔竹影。菊落秋潭,桐疏寒井。仁者可乐,将由爱静。 释义: 至仁山的铭文: 山峰像横卧的鹤岭一样雄伟,水流如龙津般清澈。一片瑞云飘荡,两位仙童翩翩起舞。秋天三秋云层稀薄,九月寒意逼人。真花凋谢,画树却生机盎然。横石矗立在台阶上,飞檐高枕于山岭之上。墙壁四周缠绕着藤蔓
``` 出自《蓟北门行》,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此诗描述了边塞将士在蓟门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蓟门还北望,役役尽伤情。 【释义】:回到蓟门后向北望去,无尽的艰辛让人感到伤心。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蓟门服役时的辛酸和无奈,北方的边疆生活让将士们身心疲惫。 关山连汉月,陇水向秦城。 【释义】:关山连绵,月亮与汉朝的月光相连;陇水流向秦国的城池
结客少年场行 春风满路香,豪侠少年行 1. 结客少年场 - 游侠精神:轻身重义,为知己者死 - 剑术高超:白猿公之技,射飞夸侍猎 2. 春风满路香 - 春日游侠:衣香飘飘,马蹄疾驰 - 风华正茂:青春无敌,英姿飒爽 3. 歌撩李都尉 - 英雄豪杰:歌声撩起,英雄豪杰心 - 果掷潘河阳:豪情壮志,一展身手 4. 隔花遥劝酒 - 友情深厚:隔花传杯,友谊长存 - 水边相聚:共赴水边,畅谈人生 5.
这首诗的原文是: 对烛赋 龙沙雁塞甲应寒,天山月没客衣单。灯前桁衣疑不亮,月下穿针觉最难。刺取灯花持桂烛,还却灯檠下独盘。铸凤衔莲,图龙并眠。烬高疑数剪,心湿暂难然。铜荷承泪蜡,铁铗染浮烟。本知雪光能映纸,复讶灯花今得钱。 莲帐寒檠窗拂曙,筠笼熏火香盈絮。傍垂细溜,上绕飞蛾。光清寒入,焰暗风过。楚人缨脱尽,燕君书误多。夜风吹,香气随。郁金苑,芙蓉池。秦皇辟恶不足道,汉武胡香何物奇?晚星没,芳芜歇
荡子赋 翻译版:那远行的男子辛勤奔波在征途中,一直守护着长城,千里迢迢。陇上的水总是冰冷的,只有月光照在关山之上。更何况空床独自起舞,发出怨声;纱窗独自掩上,罗帐长垂,新筝不再弹奏,长笛也羞于吹奏。常年生活在桂苑之中,昔日兰闺生活;罗敷梳总发,弄玉初笄。新的歌喉是《子夜》,旧舞是《前溪》。别后关情无复情,奁前明镜不须明。合欢无信寄,回文织未成。游尘满床不用拂,细草横阶随意生。 注释版: 1.
诗句释义:《伤心赋》 《伤心赋》中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动荡、生灵涂炭的哀痛之情。通过悲秋起笔,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战乱带来的灾难以及亲友离散、生命消逝等种种悲哀。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形象的描述来表达深沉的忧伤和对命运的无奈,如边韶之恨、孙楚之愁等,展现了作者内心无尽的痛苦与悲哀。 译文: 悲哉秋气,摇落变衰。魂兮远矣,何去何依。望思无望,归来不归。未达东门之意,空惧西河之讥。在昔金陵
怨歌行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注释: 1. 怨歌行:一种古代诗歌体裁,通常表达对爱情、离别等情感的哀怨和感慨。 2. 金陵县前:指中国历史上的南京,古称金陵,是六朝时期的都城。 3. 长安少年:指在长安(今西安)长大的年轻人。 4. 回头望乡泪落:形容思念故乡之情难以抑制,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