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子辛苦逐征行,直守长城千里。陇水恒冰合,关山唯月明。

况复空床起怨,倡妇生离;纱窗独掩,罗帐长垂;新筝不弄,长笛羞吹。常年桂苑,昔日兰闺;罗敷总发,弄玉初笄;新歌《子夜》,旧舞《前溪》。别后关情无复情,奁前明镜不须明。合欢无信寄,回文织未成。游尘满床不用拂,细草横阶随意生。

前日汉使著章台,闻道夫婿定应回。手巾还欲燥,愁眉即賸开。逆想行人至,迎前含笑来。

荡子赋

翻译版:那远行的男子辛勤奔波在征途中,一直守护着长城,千里迢迢。陇上的水总是冰冷的,只有月光照在关山之上。更何况空床独自起舞,发出怨声;纱窗独自掩上,罗帐长垂,新筝不再弹奏,长笛也羞于吹奏。常年生活在桂苑之中,昔日兰闺生活;罗敷梳总发,弄玉初笄。新的歌喉是《子夜》,旧舞是《前溪》。别后关情无复情,奁前明镜不须明。合欢无信寄,回文织未成。游尘满床不用拂,细草横阶随意生。

注释版:

  1. 荡子辛苦逐征行:指远行的男子在艰苦地追逐自己的使命,即出征。
  2. 直守长城千里:指远行的男子直接守护着长城,长达千里之遥。
  3. 陇水恒冰合,关山唯月明:描述在陇山(位于中国甘肃)上的水流因寒冷而结冰,而在远处的关山之上,月光明亮照耀。
  4. 况复空床起怨:再加上他空床独坐时产生怨愤。
  5. 倡妇生离:形容女子因丈夫离去而心生哀怨。
  6. 纱窗独掩,罗帐长垂:指女子独自一人,将纱窗关闭,并拉上了长长的罗帐。
  7. 新筝不弄,长笛羞吹:表示女子不愿弹奏新买的筝和长笛,因为害怕被人嘲笑。
  8. 常年桂苑,昔日兰闺:形容女子曾经的生活环境,常年居住在桂花和兰花环绕的园子里。
  9. 罗敷总发,弄玉初笄:描绘女子年轻时的头发被梳成了髻,而年轻的弄玉正在开始学习如何佩戴发簪。
  10. 新歌《子夜》,旧舞《前溪》:指女子曾经唱过的新的歌曲《子夜》和舞蹈《前溪》。
  11. 别后关情无复情,奁前明镜不须明:表达了女子离别之后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已经变得麻木,不再依赖那些镜子来照亮她的心境。
  12. 合欢无信寄,回文织未成:暗示书信无法传达心意,而且织女还没有完成她的回文织锦。
  13. 游尘满床不用拂,细草横阶随意生:描述了家中尘埃满地,无需打扫,小草自然生长在台阶上。

赏析版: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远行的男子及其妻子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男女双方的对比与对话,展现了他们在分离后的孤独、哀怨和相互慰藉的情感。

首句“荡子辛苦逐征行”,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个远行的士兵或战士。他的辛劳和奔波是为了履行国家赋予的使命,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的表现。

第二句“直守长城千里”则描绘了主人公守卫边疆的场景。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在这里代表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这两句共同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主人公为国家献身的精神风貌。

进入第三句,诗人用“陇水恒冰合,关山唯月明”来进一步描绘边塞的寒冷与孤寂。这里的“陇水”指的是位于甘肃的陇山,而“关山”则是指中国的北部边境山脉。这种环境的恶劣使得主人公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

接下来的诗句“况复空床起怨,倡妇生离”则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入描绘。他独自面对空旷的床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妻子的思念和怨愤。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也反映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内容继续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他虽然身处异乡,但仍然保持着对家乡的怀念。这种思念之情,不仅体现在他对故乡的怀念上,更体现在他对妻子的牵挂上。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示了主人公对家庭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深情厚谊。

最后一句“合欢无信寄,回文织未成”则透露出主人公对信件和织布的无奈。他们无法通过书信或织布来传递彼此的心声,只能通过这些物品来寄托他们的思念之情。这种无奈与悲凉,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夫妻之间深深的感情纽带。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以及情感表达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分别后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深情厚谊。这种情感的表达,既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也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在分别后的痛苦与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