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
注释: 江上,即长江边。别,离别。石郎中,指唐代诗人李白的友人,字号不详。落叶蝉声古渡头,落叶飘落,蝉鸣声声,古渡口,环境宁静。渡头人拥欲行舟,渡口的人很多,都想乘船离去。别离情似长江水,离情像长江水一样流淌不息。远亦随公日夜流,无论多远的路,也随你日夜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景,点明离别的时间和地点;二句写景,描绘出离别时的情景;三句抒情,抒发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四句写景
诗句解析 - 任所寄乡关故旧:此句表达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无法常回家乡,只能将家乡作为思念的寄托。 -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描述了自己生来性格孤傲、清高,即使身处官场,也保持了文人的清高气质。 -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反映了在官场中,虽然享受着丰富的待遇,但内心深处却难以满足,常常觉得平淡无奇。 -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描绘了繁重的政务工作让自己筋疲力尽
注释: 书:书写。舂陵门扉:舂陵郡的城门。书,指代作者自己。掩:关闭。关,关闭。开阖:打开和关闭。从:听从。方便:顺从自然规律。乾坤:天地。闲:闲暇、清闲。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以“春风”喻人,将人比作“门扉”,以门扉为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的独特见解。 首句“有风还自掩”,意思是说当春风拂面时,人们会自觉地关上门扉,不让其进入室内。这里
《赠虞部员外郎谭公昉致仕》 清时望郎贵,白首故乡归。 有子纡蓝绶,将孙着彩衣。 松乔新道院,鹤老旧渔矶。 知止自高德,宁为遁者肥。 注释: 清时望郎贵,白首故乡归——清正廉洁的官员期待着得到尊重和地位的提升,即使到了白发苍苍、返回故乡的时候。 有子纡蓝绶,将孙着彩衣——他们的孩子已经穿着蓝色的官服,他们的孙辈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衣服,意味着家族世代都有官职和荣誉。 松乔新道院
宿崇圣 公程无暇日,暂得宿清幽。 始觉空门客,不生浮世愁。 温泉喧古洞,寒磬度危楼。 彻晓都忘寐,心疑在沃洲。 注释: - 宿崇圣:在杭州灵隐山的飞来峰下,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名为“崇圣寺”。 - 公程无暇日:意思是和尚没有世俗的事情要处理,所以可以暂时放下红尘俗务,享受清静的时光。 - 宿清幽:在这里指的是和尚住在清幽的寺庙里,远离尘嚣,过着宁静的生活。 - 始觉空门客
万安香城寺别虔守赵公公暇频陪尘外游,朝天仍得送行舟。 轩车更共入山脚,旌旆且从留渡头。 注释:在闲暇的时候,频频陪伴你在尘世之外游玩;朝拜上天的时候,还能得到你送我行舟。 轩车更共入山脚,旌旆且从留渡头。 注释:乘坐轩车,一起进入山脚;旗帜飘扬,暂且停留在渡口。 精舍泉声清㶁㶁,高林云色淡悠悠。 注释:精舍中的泉水声音清澈悦耳,高高的树林中云雾缥缈飘渺。 谈终道奥愁言去,明日瞻思上郡楼。 注释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表达的情感。首先明确注释的提示:“岚瘴”指岭南一带气候潮湿、多瘴气;“清昼”意为大白天;“天”指皇帝;“诏音”指诏书;“仓廪皆无亟富民”意为百姓富裕了。 【答案】 按部至春州(按顺序到达春日) 广东经数郡,若言岚瘴更无春。 经过广东数郡后,如果有人说岭南多瘴气,就不会有春天了。 度山烟锁埋清昼,为国天终护吉人
【注】琳宫:指寺院;金刹:指佛塔或寺庙;林峦:山林。三佛寺:在浙江天台山。 游山上,登上山游览三佛寺。 道观:道家的道观。 一径潜通竹树寒,一条小径隐秘地通向竹林树木之间。 是处尘埃皆可息,到处的尘土都可以消除干净。 时清终未忍辞官,时局清明我不忍辞去官职。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三佛寺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诗句释义 - 兰自香为友:兰,兰花,常作为文人墨客的意象,代表高洁、清香。这里指兰花因其香气而受到尊重和喜爱。香,香气。友,朋友。整句诗的意思是兰花因其香气而成为人们的好朋友。 - 松何枯尚春:松,松树,常被比作坚韧不拔、四季常青的象征。这里指即使松树已经干枯,但在春天到来时,它依然能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 荣来天泽重,殁去绣衣新:荣,荣耀。天泽,古代一种官服名,象征尊贵
书仙台观壁 到官处处须寻胜,惟此合阳无胜寻。 赤水有山仙甚古,跻攀聊足到官心。 注释:到任的地方处处都要寻找美景,这里只有合阳县的景色没有可寻找的美景。赤水县有很多山,其中仙人峰很古老,攀登上去足以满足做官的心情。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到任后四处游览,只找到合阳县的美景,而其他的地方都没有可找之处。作者通过攀登仙人峰来表达他对仕途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