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
【注释】 酆都观:在今江苏宜兴县。英真君:指晋代炼丹术士葛洪,字稚川。丹诀:炼丹的秘诀。始观:第一次观看。盖得阴阳造化机:大概掌握了阴阳变化与天地造化的奥秘。子自母生:儿子从母亲那里出生。能致主:能够归根复命。精神:精气神。合:结合。更知微:更能领悟细微的道理。 【赏析】 本诗是一篇颂扬炼制仙丹、修炼成仙的诗歌。首句“始观丹诀信希夷”,意思是第一次观看炼制仙丹的秘诀
【注释】 1. 久厌尘坌乐静元:指诗人长久以来就厌倦了尘世的纷扰,渴望过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 2. 俸微犹乏买山钱:表示诗人的薪水微薄,还不足以购买山上的房产。 3. 徘徊真境不能去:形容诗人在理想境界中徘徊不前,无法离去。 4. 且寄云房一榻眠:意思是说在云房暂时安顿一宿,以逃避尘世的纷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人对于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牧童放牛的抒情诗。 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 - 东风放牧:指的是春天,东风是春天的象征,放牧则是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 - 出长坡:指的是田野广阔,有很长的坡地。 - 阿童:对小孩的亲昵称呼。 - 乐趣多:形容牧童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归路转鞭牛背上,笛声吹老太平歌。 - 归路转鞭牛背上:描述了牧童回家的路上,用鞭子驱赶着牛的场景。 - 笛声吹老太平歌:笛声悠扬
【注释】 游:游历。 杉松影里入吟幽:指在松树、杉树的阴影里吟诗,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和隐逸情怀。 争名逐利千绳缚:意为争夺名利如同被千万条绳子束缚。 度水登山万事休:意谓越过河流、攀登山岭,一切功名利禄之事都已放下。 野鸟不惊如得伴:意谓野性未驯的鸟儿不会因为有人陪伴而感到惊慌失措,就像自己找到了一个知音一样。 白云无语似相留:意谓飘动的白云默默无语,好像在挽留着我,让我不要离去。
【注释】兀坐:端坐。书房:指书房内。休:停止。 日暖风和: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草色幽:草木的颜色淡雅、幽静。 谁道:岂是。 二千年:指历史上的许多事情。 眼前头:即眼前。 赏析: 这首诗以“读易象”为题,意在表达自己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书房内的静谧场景,表达了对古代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诗中的“书房兀坐万机休”,展现了诗人在书房内沉思的景象;“日暖风和草色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喜同费君长官游”,写自己高兴与费君(即费道)同行游玩,“喜”字写出了游兴之高;“游”字写出了出游的目的,即游玩山山水水,结交知己朋友,“费君”是诗人的朋友。 第二联“寻山寻水侣尤难,爱利爱名心少闲
【注释】 题:题诗,写诗。仙都观:位于四川成都西郊的一座道教宫观。 盘江:即金沙江,古称江渎,在今四川省宜宾县北。 山盘:指山峰环绕。虬龙活:形容山上有像龙一样的树木,苍劲多姿。 殿倚:指宫殿依傍。云中:指云雾缭绕之中。 钦:敬仰,仰望。真风:指仙人之风或真气。杳:深远、渺茫。何在:何处。 偃松乔柏:偃卧的松树和挺拔的柏树。萧森:萧条寂静。 赏析:
云树岩泉景尽奇,登临深恨访寻迟。 长楼未得于何记,犹有君能雅和诗。 注释:云树岩泉的景色都极为奇妙,我登上山来,却因为时间紧迫而未能仔细观赏。那高高的楼阁在哪里,我也找不到记载。然而你却能够写出优美的诗歌来赞美这里的风景。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费县名胜古迹时所作。首联写景,描绘了费县的云山、林泉等景物,并突出其“奇”的特色。颔联写情,表达了诗人对登临之乐的向往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所以答题前应明确诗歌的体裁。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四句,其中第一二句是两联,第三句为单句,且第三句中的“正”字在此处是动词,意为“正当”。本诗的注释要紧扣诗中关键字词或重点词语来写,如“剑立溪峰”、“吾皇大道”等。 【答案】 译文:剑门的山高耸入云,地势险峻深不可测。我大唐皇帝的道路正通向天庭。百年之外门户洞开,空有关塞之名却无实际作用。 赏析:此诗首联两句以议论起兴
注释: 1. 行县至雩都邀馀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几圣希颜同游罗岩。 2. 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 3. 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行县时,听说附近有山岩便去游览,并邀请余杭钱建侯和四明沈几圣、希颜一同前往罗岩游玩。诗人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感受到了人间的名利之心。然而,诗人并未被这种境界所打动,反而感到有些失望。尽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