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海
诗句解析 1 列宿辉云台,掉首翩然逝。 - “列宿”可能是指天上的星星,“辉云台”可能指云层中闪烁着星光,形容天空之壮观。 - “掉首”意为转动头部,“飘然逝”表示动作轻盈而快速,描绘了一幅星辰映照下的宁静景象。 2. 严滩一钓竿,高踪竟谁侣。 - “严滩”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位置或地名,“钓竿”是钓鱼所用的工具,这里强调的是垂钓的场景。 - “高踪”指的是高远的踪迹
诗句解读: 1. 雨晴出郭三月天,桃溪岸柳相新鲜。蓉湖春涨无边阔,吐纳九龙空翠连。 - 描述春天的景象,雨后晴朗的天气,桃花盛开的溪边柳树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 蓉湖春涨无边阔 - 描绘了蓉湖因春雨而水位上涨的情况,湖水广阔无垠。 - 九龙空翠连 - 暗示了天空中云彩的形状与颜色,如同九龙在高空中穿行,与绿色相连。 2. 我来棹破琉璃碧,半篙摇动青苍烟。吴歌拍浪一声起,万橹呕轧鸣清涟。 -
寄畅园二首其一 【注释】直似名山护,园林阅岁年。 松间穿片月,石上听飞泉。 雨霁千重画,云开一抹烟。 探幽花鸟外,习静好安禅。 【译文】 园林就像被名山守护一样,历经岁月沧桑。 松林间的月光穿透树梢,石头上的飞泉在耳边潺潺流淌。 雨后天晴,园林里的景色如同一幅幅水墨画,云雾散尽后露出一线清烟。 深入幽静之处,远离喧嚣,欣赏着花鸟的美景,心境宁静,适合修炼佛法。 赏析:
惠山寺第二泉 惠山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刹之一。第二泉水从惠山寺流下,清澈见底,是无锡的著名景点之一。 译文: 惠山寺的第二泉水,香气扑鼻,石亭矗立在山中,如同古代帝王的徽章一样壮观。 注释: 惠山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刹之一。 第二泉:惠山寺的第二泉水。 惠山寺的第二泉水,香气扑鼻,石亭矗立在山中,如同古代帝王的徽章一样壮观。 规天矩地:比喻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注释】 寄畅园二首:作者为友人所建,故作诗以记之。山径藤萝入,岩峦绝处通。——山间小路被藤萝遮蔽,山峦深处却可以通向幽深之处。 梅芬栖野鹤,竹韵夹长虹。——梅花清香引来野鹤栖息,竹子的韵味与长虹相映成趣。移屐衣沾翠,携尊花映红。——我移开鞋子时衣服沾上了绿色,携带酒樽观赏花儿映红了花朵。窥园心不滓,如在玉壶中。——窥视园景心情清澈,如同置身于玉石壶中。 【赏析】
端午节的吊屈原诗 想要去祭奠忠魂问汨罗,榴花红绿意如何。 当年悲愤泪满赋,如今关心渔父歌。 粽子角黍投传楚俗,画船轻漾傍湘波。 今宵箫管连朝闹,江上空余兰蕙多。 注释: - 端午吊屈大夫:在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这天祭祀屈原。 - 欲吊忠魂问汨罗:想要去祭奠忠烈的屈原。 - 榴红蒲绿意如何:石榴花开得鲜艳,菖蒲绿得茂盛,但屈原的哀思又该如何表达呢? - 当年泣血离骚赋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和题意,然后结合着诗句内容、注解进行作答。本题要求“赏析”,因此要分析诗句的意境,从修辞的角度、表现手法等角度去分析。 【答案】 ①译文:四面是开卷式的图画;登上楼台眺望入眼之处。②湖面碧波荡漾,秋色宜人;远望群山如火。③云遮北岸,江面迷漫;东南风帆正驶向浙东。④潮水涌来,一线天光;眼前景象豁然开朗。⑤诗人以写景为主,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晓起放棹湖中观荷 坡仙堤畔放轻篷,十里莲歌声在风中。 云镜乍磨花潋滟,露珠细泻叶玲珑。 香光波影亭亭出,霞壁云墙曲曲通。 不信浣纱人竟杳,靓妆犹似苎萝红。 【注释】 1. 晓起:清晨起床。 2. 放棹:划船。 3. 坡仙:指宋代文人苏轼(苏东坡),因其常在杭州游览赏景而被称为“坡仙”。 4. 轻篷:轻便的船篷。 5. 莲歌:荷花盛开时发出的声音,如同歌曲。 6. 云镜:形容水面如镜子般光滑明亮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首先读懂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最后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塑造形象、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 (1)忽闻箫鼓声震天,玻璃掉破相洄沿:突然听到箫鼓声震天动地,船被风吹破,碎片四散飘落。 (2)篙师指挥尽如意,云霞旌旗争相先:划船的师傅指挥得当,云霞般的旌旗争先恐后。 (3)吐纳山光九龙里,环集观者纷喧阗
直似名山护,园林阅岁年。 松间穿片月,石上听飞泉。 雨霁千重画,云开一抹烟。 探幽花鸟外,习静好安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