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
注释: 邂逅故人:偶遇老朋友。 已将身世等浮云,又向江边得故人。已经把生死荣辱置之度外,又在此地与故人相遇。 数日暝寒埋雪意,一番佳境为时新。这几天天气阴暗寒冷,积雪堆积覆盖了道路,而此时此地的美景却令人赏心悦目。 村醅淡薄聊资笑,洞户深闲自有春。村中的美酒虽淡薄,但聊以解忧,而幽居之中,自有春天的生机勃勃。 已幸邻封同寄老,却应风月费精神。幸好与邻居一同寄情山水,忘却尘世烦扰,然而面对自然之美
《澄虚堂》:李之仪的幽思与豪情 在宋代,李之仪的《澄虚堂》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深邃的思想,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细腻且富有哲理的画面。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公子高明悟劫灰”,开篇便以高远的意境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这里的“悟劫灰”不仅是对世事无常的一种哲学认识,也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洞察人生的境界。李之仪用“公子”自比
注释: 1. 明月平时敢自因,特高兰玉信吾人。 - "明月平时":通常的月色。 - "敢自因":不敢凭借自己的力量。 - "特高兰玉":特别高尚。 - "信吾人":相信我这样的一个人。 2. 便从缑岭如无愧,更许毗耶约问津。 - "缑岭":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偃师市东南。 - "如无愧":好像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 "毗耶":佛教地名,位于现在的尼泊尔境内。 - "约问津":邀请你询问渡口。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的书信往来,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期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俗驾难回固有因" - 这是说世俗的马车难以回转是因为有固定的原因。这里的“俗驾”可能是指世俗的束缚和限制,而“固因”则是指这些原因的根源。 2. "勒移终愧北山人" - 这一句可能是指诗人在面对世俗的压力和束缚时,感到羞愧和不安,因为他认为这种压力和束缚就像北山一样不可改变。 3. "不辞冒雨投归步"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主要抒情主人公进行理解。然后分析景物特点和情感。“一番霖雨下商岩”写雨,雨后春笋,生机勃勃;“末路方收破冢帆”,写船,船帆被风吹断,说明行舟已到尽头。“鸡肋未能忘圳亩,骊珠还见发囊函。”写物,鸡肋犹存,荔枝犹存,但人却已不在。“润分馀浸回枯辙,色借阳春起陋缄。”“润分”句写水,雨水滋润,使枯涸的道路重新有了水分;“色借”句写花
【注释】 槐黄:指槐树花开,即暮春。早相期:指早些约定见面。暂依:暂时停留。程文:指文章、学问。太超轶:超出一般。活计:生活。表微:卑微的地位。青山:泛指山野,这里指隐居之地。谢玄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别号。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友人约晤时所写。 首联“槐黄时节早相期,留滞田园阻暂依”。点明约晤的时间和原因。槐黄时节是暮春,作者与友人相约在此时会面。原因是他久困于田园,不能远行,只好暂留田园
注释: ①除却吟诗总是尘:除,除去;吟诗,写诗。 ②道人应笑可怜人:指自己。 ③参请能成佛:参请,佛教语,指参禅打坐,即“参”。 ④升腾且咽津:指修道。 ⑤䭔子:梵语的音译,即醍醐,是佛教中用来施舍给僧侣的珍贵食品。 ⑥明窗暂作邻:借指暂时在寺庙里过夜。 赏析: 首联以诗人自喻,说自己除了作诗之外,其余一切都如尘埃一般,与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形成对比。 颔联用禅宗故事来表达诗人的思想
【注释】 次:再次,指多次。庄居:即“村居”。见贻佳什:指友人赠送的诗篇。 茫茫巨浸托船归,风不充帆气易衰。 茫茫巨浸:辽阔的大海。托船归:比喻在仕途中遭遇挫折。 风不充帆:比喻仕途不顺。气易衰:心情低落。 犹喜岁寒逢逆旅,不将人事异当时。 犹喜岁寒:仍然喜欢在严寒中遇到老朋友。逆旅:旅店。 不将:不认为。人事:世事人情。异当时:与当初大不相同。 从他老去知何用,由是终焉岂自遗。 从他:任凭它
诗句释义 1 “牢落郊原正早收”:描述的是一幅秋天的田园景象,郊外的原野在清晨刚刚收割完毕,给人一种宁静而丰收的感觉。 2. “书来起我顿风流”:当收到书信时,诗人突然感到自己的文采飞扬,充满了才情和风韵。 3. “弦歌韵里识琴贱”:通过音乐和歌声的韵律,诗人能够识别出那些被低估或不为人知的音乐之美,强调了艺术的内在价值。 4. “鸿鹄飞时逢奕秋”:鸿雁飞翔时,恰好遇到棋圣弈秋
【注释】 雍容闲雅许君都:雍容闲雅地款待您。 万绪相逢一笑无:各种纷杂的思绪,在相逢一笑中都化成了云烟。 休把盛衰观世谛:不要看世间的成败兴衰。 且将言语共诗图:暂且用言语来描绘诗中的景象。 人亡人得同吹吷:有人死了,有人活着,我们一同吹箫唱歌。 潮落潮生等据梧:潮水涨落,我和你一起倚着梧桐树。 只恐后庭歌不尽:只怕那后庭曲唱不完。后庭指宫廷中的歌舞场所,这里代指宫中的生活。 翻被鬼揶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