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
和答友人二首 春自多雨,行处只逢山。赋分皆可乐,贪生常不闲。 人归挑菜处,鸟语落梅间。翻恨新增酒,何从解醉颜。 注释:春天的雨水较多,行走的地方只是遇见了山。赋分都可以乐在其中,贪恋生存总是不得闲暇。人们归来挑选蔬菜的地方,鸟儿在落梅之间鸣叫。反而怨恨新增加的酒,怎样才能解去醉人的容貌。 赏析:此诗为酬和友人之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中描绘了春季多雨的景象
谢陈无己相访 下直来天禄,柴荆故远求。 论心日恨短,归路雨无忧。 红叶缤纷晚,黄花烂缦秋。 会须寻此况,击节再相酬。 注释: 这首诗是诗人向陈无己表达自己对他来访的欢迎和对相见之乐的珍惜之情。 1. 下直来天禄:指官员们下朝后来到天禄阁休息、娱乐。 2. 柴荆(jiān)故远求:柴门简陋,所以远道而来。 3. 论心日恨短:因为彼此谈心事时间太短了,内心感到遗憾,希望有更多时间交流。 4.
译文: 在静谧中退隐,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官场;与支道林一样洒脱不羁,风流倜傥。虽然暂时不能畅谈笑语,但我们的情谊原本深厚。在客店汗如雨下,僧房云正遮阴。不要被庸俗的眼光所阻碍,辜负了胜景游赏之心。 注释: 1. 静退陶彭泽: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诗人、文学家。此处指诗人以退隐生活为志趣。 2. 风流支道林:支道林是东晋时期名士。此句意指诗人的风度与支道林相似。 3. 论欢虽暂阻
【注释】 1. 藏云山居:隐居于藏云的山中小屋。 2. 秋来方此时:秋季到来正是这个季节。 3. 心清觉老健:心地清净,感觉身体强健。 4. 步懒欲归迟:步履不轻快,想回去时却迟迟不愿。 5. 林响惊鼷鼠:树林里的声响使老鼠惊慌失措。 6. 风闲叫画眉: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音仿佛是画眉鸟在鸣叫。 7. 善人吾岂敢:我这样的人怎敢称善人。 8. 去此尚何之:离开这所房屋还有什么地方可去。 【赏析】
委曲披高下,虚明得静深。 佛香平日愿,经卷本来心。 地据三车上,尘无一点侵。 出山应有恨,何处似如今。 译文: 我回到山林,在林下焚香诵经以表示严报天地,见到你欣然留步不欲离去,遂赋小诗。 诗句释义: 委曲披高下,虚明得静深。 佛香平日愿,经卷本来心。 地据三车上,尘无一点侵。 出山应有恨,何处似如今。 注释: 委曲:曲折、弯曲。披:展开、覆盖。 虚明:指虚空的明亮。得静深:得到的是深沉宁静
【注释】之仪:人名,此指诗人。家当涂:即“家在当涂”,指在当涂(今安徽宣城市)为官。七年:指诗人任当涂县丞已七年之久。屡过:多次经过。禅岳山:在安徽当涂县城东。高山塔:在山上的一座塔。欲一游:想游览一次。辄不果:总是不能实现。异时:别的时侯或以后。勤公大师:即勤和尚,俗姓李,唐玄宗时曾住持当涂崇教寺。与子宣上人:与儿子宣上人为友。宣上人:是唐代高僧,曾住持当涂崇教寺。相过:拜访朋友
藏云山居 鸟语晚更好,山风秋转凉。 心闲日自永,簟冷梦尤长。 赤荐新舂稻,清添旧荫香。 此身归有地,去路尚何妨。 诗句注释: 1. “藏云山居”是诗的标题,也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2. “鸟语晚更好”,描绘了傍晚时分鸟儿的叫声更加悦耳。 3. “山风秋转凉”,表达了秋天山风凉爽的特点。 4. “心闲日自永”,形容心情悠闲时,日子过得格外长久。 5. “簟冷梦尤长”
【注释】 去往如流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兴衰似转肩:兴起与衰败如同转动肩膀一样,形容时间过得快。 新工几夺目:新的工程让人眼花缭乱。 旧爨仅留烟:旧的炊具只剩下了烟雾。 愿起三千劫:希望能度过三千年的轮回。 功收十八年:功德积累起来,可以延续十八年。 儿孙尽龙象:所有的子孙都成为了龙和象这样的神兽。 家世自绵延:家族的世代不断延续下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去往禅岳山时所作
【注释】 金锁笼窗日,黄缯蔽柳蝉。 恋莺忘日转,借榻就凉偏。 好作宿山计,难堪被俗牵。 归途迎晚照,豫促渡头船。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诗人夏日山居生活情景的。诗从“日”字入手。诗人用金锁笼住了窗棂,挡住了烈日,使屋内凉爽如秋。但诗人又恋上窗外的鸣叫的黄莺儿,忘却时间的推移。诗人在夏天的山中,以草为铺,以木为榻,过着清静的生活。他打算在这里过夜,却觉得难以忍受那些世俗的纠缠。最后,当夕阳西下时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馀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着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 注释:春意渐浓,天气开始变暖和,清明过后的温暖日子里,万物逐渐复苏。 - 关键词:“残寒”(残余的寒意)、“疏雨”、“清明后”: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气温逐渐升高,雨水稀少。 - “花径敛馀红”:形容花瓣在微风中逐渐凋谢。 - “风沼萦新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