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
注释: 醉倒便埋,随身早办刘伶锸; 名垂何用,相觅难忘郑老期。 【译文】 喝醉了就躺倒,身边早就准备好刘伶的铁锸, 名声有什么用?相求时难忘郑老期。 赏析: 此诗写酒仙、文士的两种不同生活态度。诗人以“醉”为线索,将“埋”和“掘”作为两个截然相反的动作,来表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晋书》载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谓‘死便埋我’”。诗人在这里以“埋”为“掘”作对比
【注释】: 1. 联:这里是“诗”的意思。 2. 乃翁:是您,指李兆洛的父亲。 3. 真:确实。 4. 有:能够做得到。 5. 好儿郎:好的子弟。 【赏析】: 这是一首诗赠人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李兆洛的赞赏和期许。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鼓励和期待之意。 首句“他日定成名进士”,是对李兆洛未来的期许。在这里,“他日”指的是未来,“定”表示肯定,“成名进士”则是指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进士
留题九龙岩 里俗相传有九龙,昔年栖隐此岩中。 烟霄一去□□隔,石户双开旧径通。 月影日光东北近,泉声山色古今同。 何当便脱卑凡累,来伴僧闲论苦空。 注释:九龙岩:传说中的龙宫所在。 里俗相传:当地百姓传说。 昔年:从前。 栖隐:隐居。 烟霄一去:形容龙的威势高远。 □□:代指世俗。 石户双开:指岩石上开凿出的小门。 旧径通:指通往龙宫的古老路径仍然畅通。 月影日光:月光和日光。 东北近
泉南满归过省下呈友人 二月泉南驿骑回,乱离怀抱为君开。 双凫暂假王乔力,百里空淹蒋琬才。 省幕薇阴遮案静,溪船山色入楼来。 应知别后遥相忆,清夜吹箫月满台。 注释: - 泉南满归过省下呈友人:我刚刚从泉南(一个地名)归来,现在向您呈上这首诗。 - 三月:古人以农历三月为春,所以此处用“三月”指代春天。 - 驿骑:驿站上的快马。 - 乱离怀抱:混乱不安的心境。 - 双凫:比喻书信。凫,水鸟的一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战争与和平主题的七言律诗,通过描绘战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乱中人们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和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释义及赏析: 1. 禾黍离离雨满村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雨连绵、村庄被淋湿的画面。"禾黍离离"指的是庄稼被雨水打落稀疏,"雨满村"说明雨水已经渗透到了整个村庄。 2. 望中兵火几家存 - 在远处望去,战争的痕迹让原本宁静的村庄变得面目全非
南山作雨北山云 野哭村歌处处闻 淮岱十年多盗贼,谁知一半是官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错的图画。首句“南山作雨北山云”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景象,南风带来的雨水和北风卷起的云雾,形成鲜明的对比。次句“野哭村歌处处闻”,则揭示了这种景象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在田间劳作的农民,还是在村落中的歌声,都反映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活节奏。第三句“淮岱十年多盗贼”
【注释】 城南:城东面。春深:春天将尽的时候,也指春天的末梢。草乱飞:草丛中飘飞。门前:指作者家门口。流水:水流。渔矶(jī):水中小岛或岩石,常是渔民捕鱼的地方。踏青:踏青郊游,即春游。“踏青”一词出自唐玄宗时期。今岁:今年的年头。从军:参军,即应征入伍。犹未归:还没有回到家乡。 译文: 城南边,春天快要结束,草地上的野花随风乱飞, 我家门前的河水淹没了河床,露出了捕鱼的石矶。
湘灵鼓瑟 苍梧云杳杳,湘浦月沉沉。 谁将竹间泪,弹成丝上音。 如怨复如诉,可听不可寻。 乃知二帝子,尚怀千载心。 君臣等天地,死生空古今。 注释:苍梧:指湘水之源的洞庭,这里泛指南方地区。杳杳:幽深的样子。湘浦:指湘江边或湘山一带。竹间:竹林之间。琴瑟:古代弦乐器。湘灵:指神话中的舜帝。二帝子:指舜与娥皇、女英。君:指楚王。臣:指屈原。天地:比喻国家。古今:指历史。 赏析
王宗起城南溪屋 赏析古代文人雅集之作 1. 诗句原文 水上小亭清更新,绿阴纨扇白纶巾。 岂无修竹娱佳客,却有清风来故人。 老树秋声凉入骨,澄江波影玉生鳞。 读书偏爱虚窗静,不管门前庾亮尘。 译文与注释 2. 译文 水上建造的小亭子焕然一新,绿荫环绕如纨扇轻摇。 难道没有修竹可以取悦佳客,却是清风送来老朋友。 老树上秋天的声音令人心凉,清澈的江水映出鱼儿游动的影子。 喜爱在书房中静坐读书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从整体和局部把握诗歌内容、思想情感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仔细阅读选项,逐个分析比较,看哪一选项符合诗句意思,最后再回到原文中寻找依据进行排除。此诗前两句写军容之盛,后六句写战事之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第三句“兵马夜行残月下”描写的是一幅行军图景,第四句“弓旌寒响朔风高”描写的是一幅行军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