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伦伍
【注释】 上墩:山名。在江西大庾岭北。邓氏居室:邓姓人家的住宅。 联:指对联,即上下两句互相衔接的诗句。 【赏析】 这是一副描绘登高远望、观赏活水景象的对联。上句“更上层楼宽眼界”,是说登上高山之后眼界开阔了许多,视野更加深远了。下句“静观活水会心源”,则是指在平静的环境中观察流动的泉水,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智慧和哲理。整副对联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积庆堂 积学问以播蜚声,祖德昭垂,遥溯汪波千顷量; 译文: 积累学问来传播声誉,祖先的美德昭示后世,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汪波千顷地; 庆祝年华之更替,如同凤凰一般美丽,子孙聚集在一起,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村落。 注释: 1. 积学问以播蜚声:积累学问,传播美好的声誉。 2. 祖德昭垂:祖先的美德昭示后世。 3. 遥溯汪波千顷量: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汪波千顷地。 4. 庆年华之更凤历:庆祝年华之更替。 5.
德庆居 德必有邻,廉泉让水成佳趣; 庆宜以地,树色山光入画图。 注释: 德必有邻:德必有邻,意为德行高尚的人必定会得到邻居的尊重和欢迎。 廉泉让水成佳趣:廉泉让水,指廉洁的人愿意与他人分享资源,使得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庆宜以地:庆宜以地,意为庆典之地应该选择适宜的土地,以便更好地举办庆典活动。 树色山光入画图:树色山光,指树木的颜色与山光交相辉映,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赏析:
德庆居 德被明时濡雨露; 庆延此地乐烟霞。 注释: - 德被明时:指德行受到时代的认可和恩泽。 - 濡雨露:比喻恩泽润泽,滋养万物。 - 庆延此地:指吉祥、喜庆之事延及此地。 - 乐烟霞:形容景色美好如仙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居住之地的赞美之情。首句“德被明时濡雨露”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德如同春雨般滋润大地,得到了时代的认可。第二句“庆延此地乐烟霞”则描述了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
注释: - 有正居:指有人坚守正道,居安思危。 - 有守有为:指要有坚守的操守和作为。 - 莫负持躬本领:意为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分和能力。 - 正人正己:指自己也要正直,不要做坏事。 - 须明入世规模:意味着要明确自己进入社会的规则和标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应该坚持正义,有自己的操守和能力,并明白自己所处的世界和社会规则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行为和态度,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中的关键性信息进行赏析。 首先从题干中的“雷封坪”可以看出是地名,这是作者的籍贯,因此“雷封坪罗姓祠堂”一句可以翻译为:我来自雷封坪,家乡有一个罗姓祠堂。 第二句“树重于人,缅先公学传剑浦、文着琴山”,意思是:树比人重要,追思父亲在剑浦学习,在琴山著述;“先公”是对父亲的尊称
义祠 义气订兰盟,遇萍水若桃园,大有因缘如手足; 祠当隆苾祀,奉苹香迎藻洁,遥来拜奠表胸怀。 注释: 1. 义气订兰盟:意指有共同的义气和信念,订立了深厚的友谊或盟约。 2. 遇萍水若桃园:形容在偶然相遇时,如同置身于美好的桃花源中,充满了和谐与美好。 3. 大有因缘如手足:表示双方有着深厚的缘分,关系密切到像手和脚一样不可分割。 4. 祠当隆苾祀:意指祠堂应当隆重祭祀,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
注释:怀安堂,即怀安堂诗。怀歉,指怀才不遇;栎材,指栎树之材。自笑,自嘲。扁鹊,战国时名医扁鹊。茅店,指农家小旅店。春如日可集飞蚨,春天来临,太阳可以聚积金钱。 赏析:此诗为作者自谦之作,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与无奈。首句以“怀歉”点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次句则用“师扁鹊”自嘲,表现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失意和无奈。第三句“安排茅店小”描绘了一个农家小旅店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简朴、朴素的向往
【注释】 善庆堂:指有善行的人建立的堂。善日:指善人的日子。积以名成:积善而成德。劝勉:鼓励,激励。廉隅:廉洁方正。砺:磨刀石,比喻磨炼。庆云:吉庆的云雾。生而瑞应:产生吉祥的征兆。欢呼世界太平春:歌颂世界太平的美好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借“善庆堂”之名作比,赞颂了那些有善行之人为国为民造福的伟大功绩。全诗四句,每句都是一联,形式上对仗工整,内容上含义深刻
【注释】 雷封坪:地名。罗姓祠堂:指雷封坪上建有罗姓祠堂的地方,即罗姓的祖庙。德堂:祠堂名。入火:入主祠堂。 【译文】 雷封坪上的罗姓祠堂树德堂已经入住了新主人, 祠堂内树立栋梁之才,辅助当年吴越之功成, 享祀千年光华; 德居桑梓地,羡慕此地雷封族众聚, 名声超过百里远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祠堂的盛况。首句点明祠堂所在之处,“雷封坪”是地名。第二句写祠堂的主人已经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