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
【注释】 感兴:感怀。 朝云暮雨:指早晨的云彩和夜晚的雨,常用来形容男女欢会。 去雁归人:比喻远方的人来信。 玉枕:指枕头。 银灯:指油灯。 含意:指明月的情态。 俯眄流波:指低头看水中的月亮。 却忆:回想。 凤楼曲:指《凤求凰》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思妇的房中所作。前两句写女主人公对男子的思念之情,后四句写她因思念而失眠,最后以“却忆”作结,写出了女主人公对男子深深的怀念
注释:收到阎伯钧的信后,我心情来了对镜懒理发,傍晚的雨萧萧地落在庭院里,树木在秋风中摇曳,我不禁感慨万千。不要奇怪我为什么把栏杆垂得低低垂下玉簪,只是因为我惆怅地凝视着银钩般明亮的月亮。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诗人在接到友人书信之前,心情本是非常宁静的,然而一读信后,便觉得心绪纷乱,于是面对镜子,懒洋洋地梳理起头发。此时,窗外秋雨淅沥,庭树萧萧作响,诗人的心情也随着这秋雨、秋声而变得凄凉
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 过去曾经在秋天的夜晚,月光清朗时和好友一起赏月饮酒;如今疾病缠身,只能躺在湖边养病。 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病中相见,虽然有话要说,却先流下眼泪。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尽管心中有许多话要说,但只能勉强劝说好友饮下美酒,然后朗诵谢灵运的诗歌。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只能勉强喝下一点酒,其他的就无能为力了。 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 【注释】 湖:即鉴湖,在浙江绍兴市西北
注释: - 相看指杨柳:形容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 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形容远行的人在江水中孤独地前行,不知该向何方去,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担忧和迷茫。 -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湓城是古代地名,位于现在的湖北省武汉市,而夏口则是当时武汉的一个港口城市。潮指的是潮汐,潮水上涨时可以到达湓城;潮水退去后则无法到达那里。信应稀表示书信难以收到,可能是因为距离遥远或交通不便。 - 唯有衡阳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诗歌,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原文,找到答题点,然后逐句分析即可,注意要仔细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流水阊门外”:流水声从阊门外潺潺流过。 “孤舟日复西”:我乘的小舟在日复一日中向西行去。 “离情遍芳草”:离别的愁绪弥漫到芳草之中。 “妾梦经吴苑”:我的梦境穿越了吴国的苑囿。 “君行到剡溪”
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注释: 1. 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被朝廷召用,要离开广陵故人了。 2. 无才多病分龙钟:没有才能,身体又多病,像年迈的人一样。 3. 不料虚名达九重:没想到我一个无名小辈的名声也能传到皇宫深处。 4. 仰愧弹冠上华发:仰望着头顶的白发
【注释】百尺井栏(jiàn lián):指女子所住的院落。数株桃(zhū):几棵桃花树。辽海北:指丈夫远在边塞。宋家东:宋地,指南唐时的南方地区。 【赏析】《春闺怨》,乐府《杂曲歌辞》调名。此诗写闺中女子对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写景,“百尺井栏”、“数株桃”是眼前景物;“念君辽海北”是心中思绪,“抛妾宋家东”是因思念而起的动作。三、四句直抒胸臆,点明主题。五、六句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注释: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尺素如残雪",意思是说书信如同一片雪花一样纯洁而美丽,但一旦结成了鱼形,就会成为鱼儿的腹中之物。这里的"尺素"指的是书信,"残雪"则是指书信上的花纹或者装饰,象征着友谊的美好和珍贵。"结为双鲤鱼",则是说书信被巧妙地编织成双鲤鱼的形状,寓意着友情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不受束缚。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道意寄崔侍郎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 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 愁鬓行看白,童颜学未成。 无过天竺国,依止古先生。 注释: - 道意寄崔侍郎:将诗的意境寄托给崔侍郎。 -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不要沉迷于名利,应该珍惜做官的情感。 - 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人的一生如同早晨和夜晚一样短暂,前事已经无法改变。 - 愁鬓行看白,童颜学未成。担心自己会因忧虑而白发苍苍,但还未达到学有所成的境地
【赏析】 《寄校书七兄》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一首五绝。此诗前四句写自己与兄长久别重逢,感慨万千;后两句以景结情,劝兄长勿忘八行之约。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这首诗中没有直接描写离别和相思的内容,但通过“寂寞”二字,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在乌程县(今浙江湖州)与兄长久别重逢后,感到人生如梦,时光易逝,不禁发出感慨:“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这句诗用典,意指自己曾经担任过州郡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