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
以下是对这首《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其二》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注释: - 恰则垂髫两髧:恰好还是年少的时候,头发黑亮。 - 俄然揽镜千丝:突然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已经白发苍苍。 - 昧老聃守黑义:不理解老子守恒的道理。 - 动墨子染白悲:联想到墨子染白的故事,感到悲伤。 2. 译文: 年轻时头发乌黑亮丽,突然间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已是满头银丝。不明白老子坚守永恒的道理,又感慨墨子染发变白的悲哀。
【注释】: ①“老病”三句:指身体衰弱、疾病缠身,不能自持。六言诗是唐代的一种诗歌体裁,每句七个字,共六句为一个单元,称为一“六言”,简称“六言”。这几句的意思是:我的身体已经衰老,疾病缠身,不能自持。 ②“若非”三句:意谓若不是有右臂作字的本领,他已是废人了。这里用“右壁”比喻自己的右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病痛而身心交瘁的苦楚和无奈。首联以夸张手法写出了身体的衰败状况
注释:荀卿子论心形,许负书说气色。 我虽然有才华,但还未成为碧眼相士。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自己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尚未成名的无奈和失落之情。诗中通过引用荀卿子和许负的典故,以及“看未成碧”的表述,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期待。同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贱臣:指作者自己。通金闺岁,即通籍之年,意思是说在皇帝跟前侍奉的时间。凭玉几:倚仗玉制的御座。玉几是指皇帝的宝座。几年:指多少年。韦曲:在长安东南二十里处,是唐代名胜区。桑麻:泛指田野庄稼。茂陵:在长安西北,汉文帝陵墓。松柏:指汉武帝陵墓旁植的松树和柏树。 【赏析】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当时诗人任左拾遗。宪宗曾问:“朕即位以来,所用皆儒者。”诗人以《六经》为依据作了回答
射虱心法未亲:意思是,学习射箭的方法,还没有真正学到亲炙的要领。 读蝇头字不真:意思是,阅读蝇头小字写的诗书,没有真正的理解。 顾我八十馀老:意思是,看到我已经有八十多岁了,年纪大了。 见公两三分人:意思是,你虽然只有二、三十岁,但是已经能够看透世事,看出人的本性。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诗人通过“射虱”“射蝇”比喻自己的读书体会,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
早退似见几者,晚缪可追悔哉。 已戴华阳巾去,肯扶灵寿杖来。 注释: 1. 早退似见几者:形容人懂得适时退出,就像明白事理的人一样。 2. 晚缪可追悔哉:表示如果错过了机会,就会后悔莫及。 3. 已戴华阳巾去:指已经戴上了道家常用的华阳巾,这是道教中一种代表清静无为的头饰。 4. 肯扶灵寿杖来:表示不愿意继续追求那些虚名,而是愿意依靠自己真正的能力行走江湖。 赏析:
【解析】 此诗首句点题,写“六君”的“六言”是“赤松子辟谷”和“学黄冠师餐霞”,即以道教仙人赤松子为榜样,追求神仙境界;第二句写自己虽“无半空鸾鹤”,但“何异深山龟蛇”?意思是说:虽然我“无半空鸾鹤”,但我却与深山中的“乌龟”或“龙蛇”一样,都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全诗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诗人追求仙道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十分含蓄而深刻。 【答案】 七十八咏六言 十首 其九 慕赤松子辟谷,
【注释】 泛爱:广泛地爱。 亲疏、白公:都是诗人自指。 武公:指唐代名臣武元衡。 耄(mào):年高。 戏谑:开玩笑,打趣。 嗫嚅(niè ruò):吞吞吐吐,说话不流畅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78岁时所吟的六言诗中的第十首。全诗共十行,每行六字,押韵,句式对仗工整。前两行是说自己“泛爱”,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任吟古律”而不拘泥于形式。第三行和第四行写自己“老而弥坚”,仍然“戏谑”着
注释:从前你像伯牙善听,现在我却像祈父不聪。 恐怕有人向我请教,我就像老僧一样耳聋了。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病中与竹溪的酬唱之作。“六言”,即六言诗。竹溪,即竹溪先生,名宗元,字子远,号竹溪,世称竹溪先生。他与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韩晔、陈谏合称为“元和八大家”。此诗为诗人自谦之语。前两句写自己过去善于聆听,现在却如祈祷时的父亲不能听到,比喻自己现在耳聋,不能听见别人的提问。后两句写自己的谦虚态度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红绿各萌春意: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红色和绿色代表着生命力和希望。 2. 朱紫争叙年劳:形容人们穿着不同的服饰,有的穿红色的衣服,有的穿紫色的衣服,都是为了表达一年来辛勤劳作的成就。 3. 钟馗七老八大:描述了一个以钟馗为首的七位老人和一个庞大的群体。 4. 无人与换蓝袍:没有人愿意换上蓝色的官服,因为蓝色通常代表忠诚或清廉。 译文: 在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