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
新贵九迁三接,故交百不一存。 老子进爵曰子,小孙娶妇生孙。 【注释】 1. 新贵:新近得到提升或获得高位的人。 2. 九迁三接:形容一个人地位快速上升,多次升迁。 3. 故交百不一存:旧日的朋友中,能保持联系的寥寥无几。 4. 老子:指老子,这里借指那些新得势的人。 5. 进爵曰子:晋升爵位被称为子,表示地位的提升。 6. 小孙:指作者的小儿子。 7. 娶妇生孙:娶了媳妇并有了孙子。
诗名:七十八咏六言 十首 其六 竹林下沈酣者,洛社中起舞人。 注释:在竹林下沉醉的人,是洛社中的起舞之人。 译文:在竹林下尽情享乐的人,以及在洛社中翩翩起舞的人。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下的欢宴和洛社中的舞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人物形象鲜明,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他们的不同特点。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与籍糟汉通谱”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红绿各萌春意: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红色和绿色代表着生命力和希望。 2. 朱紫争叙年劳:形容人们穿着不同的服饰,有的穿红色的衣服,有的穿紫色的衣服,都是为了表达一年来辛勤劳作的成就。 3. 钟馗七老八大:描述了一个以钟馗为首的七位老人和一个庞大的群体。 4. 无人与换蓝袍:没有人愿意换上蓝色的官服,因为蓝色通常代表忠诚或清廉。 译文: 在春天里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大绛县人五岁:描述了诗人在年仅五岁时就出生在大绛县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 2. 小鲁申公二年:此处提到的小鲁申公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上的人物,也可能是诗人自指,表示自己年轻时期的经历或志向。 3. 楞严已难笔受,尚书尚可口传
诗句:傍人贺我过省,此老矍然失惊。 译文:有人祝贺我升官,但年迈的友人却因我的升迁而感到惊讶不已。 注释:此句中的“过省”指的是官员升迁或调动,而“矍然失惊”则形容年长的友人对于这种变化感到非常惊讶和震惊。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热闹而紧张的场景来表达自己对于升迁的喜悦与对于友人惊讶的同情。这种对比手法既突出了诗人个人的得意,又体现了友人对官场变迁的不适应
``` 希夷所见良是,麻衣之说未然。 几人能急流退,这汉即平地仙。 ``` 诗句释义与翻译: - 希夷所见良是: - “希夷”通常指的是一种理想或至高无上的状态,这里指月蓬道人所看到的境界。 - “所见良是”意味着他所看到的景象是非常真实和准确的。 - 麻衣之说未然: - “麻衣”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某种隐秘或不为人知的真理。 - “之说未然”表明这种真理尚未被广泛理解和接受。 -
送颜之 清漳六言三首·其二 清漳古佛竺国,尚书令鲁郡公。始信十年夜读,不如明月春风。 注释: - 清漳(qingxia): 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北省境内。 - 古佛竺国: 指古代的佛教国家,可能是指中国的某个古国。 - 尚书令: 古代官职名,负责管理文书、记录皇帝言行。 - 鲁郡公: 古代官名,表示对官员的一种尊称。 - 始信: 开始相信或领悟的意思。 - 十年夜读: 长时间的夜晚读书。 -
诗句输出: 芈姓公子哀郢,黍离大夫悯周。 译文输出: 芈姓的公子在楚国的都城郢哀伤,而黍离国的大夫则因周室的灭亡而悲悯不已。 注释解释: - 芈姓:指楚国的国君,这里指的是楚怀王(芈熊蜂)。 - 公子:指贵族子弟,这里的“哀郢”指的是对国家和城市的哀悼。 - 黍离大夫:指晋国的大夫荀息,他因感叹国家的衰败而作《黍离》。 - 悯周:指对周朝覆灭的悲悯。 赏析输出:
```markdown 送颜□之 清漳六言三首 其一 与人尤严师友,名世不在文章。 既是来从颜巷,如何去傍刘墙。 注释 - 与人尤严师友:与人为师和为友极为严格。 - 名世不在文章:名声不依赖于文学才华。 - 既来从颜巷:既然你来自颜家巷。 - 如何去傍刘墙:你如何能靠近刘家的围墙。 译文 你与人为师为友极为严格,名声不依赖于你的文学才华。既然你来自颜家巷,我又如何能让你靠近刘家的围墙?
【注释】七十八咏六言 十首 其二:八十岁官至三品,一斗酒能写诗百篇。 羽化升天、尸解成仙等事,是偶然出现的。“耳”:耳朵。 赏析:这是一首以自况的七言绝句。首句点明年寿八十,官位三品。“酒一斗诗百篇”,表现了作者一生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后两句以“等耳”、“偶然”两词表明自己对于生死、荣辱、祸福的态度,表现出超然物外、宠辱不惊的豁达胸襟。全诗风格清新,意境优美,语言平实自然,韵味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