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
诗句原文 □弓已耕甫里,双旄昔牧宜春。 译文注释 1. □弓已耕: 表示已经拿起弓箭开始耕作。 2. 甫里: 古地名,此处指作者的领地或家乡。 3. 双旄: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杆,这里比喻权力或地位。 4. 昔牧宜春: 指曾经拥有过宜春这样的好位置或好地方。 赏析 刘克庄的《得江西报六言十首》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境遇的无奈
《六言二首赠月蓬道人 其一》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 - 我与蒙倛相类:这里的“蒙倛”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植物或者是一种比喻,表示自己与某人或某物相似。 - 君似季咸而非:在这里“季咸”可能是一个人名或地名,表示对方在某些方面像季咸,但在其他方面又有所不同。 - 老子曾传口诀:这一句表明了作者认为某些知识或技巧是通过某种方式传承下来的。 - 道人勿泄天机
注释: 昔有华阳真逸,今惟员峤老仙。 从前有华阳真人般的高洁,现在只剩下像员峤仙人一样的苍老。 悬弧小余□岁,拈花先我两年。 孩子刚刚满周岁,就比我先两年学到了佛法。 赏析: 《送颜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送别友人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谢公很早就有远大的志向,陶潜晚年才懂得过去的错误。天子批准我乞骸骨的奏疏,你看到了我的气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写给友人的赠诗。前两句是说,谢安早年就胸怀壮志,陶渊明晚年才觉悟到过去的过错,都得到了天子的许可。后两句则是说自己已经老了,应该回家养老了,希望朋友不要介意。全诗流露出对老友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诗句:大江已浪头白,中原未枣儿红。 1. 诗意理解与注释: - 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通过描绘大江和中原的景象来表达这种心情。"大江已浪头白"意味着大江已经变得汹涌澎湃,而“中原未枣儿红”则暗示中原地区仍然战火纷飞、硝烟未散,尚未恢复往日的和平。 - “折北不愁春水,吠南何必秋风。”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局势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注释:已经把笏还给他了,去也吧!你本来就不是这块玉,何必再加璧呢? 人间有痴迷愚蠢的老头,天上没有愚昧糊涂的神仙。 赏析:这首诗中,诗人以“还笏”和“加璧”,比喻自己对月蓬道人的态度变化,表达了对月蓬道人的不满和失望,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世事的清醒认识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无空函达元子 - “无空函”意指没有无用之物,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的珍视。 - “达元子”可能指的是传递消息的人或者使者,强调信息的传递重要性。 - 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传递信息时能够精准有效,不要浪费资源和人力。 2. 有报书绝山公 - “有报书”可能指的是收到回信或者好消息的书信。 - “绝山公”可能指的是隐居山林的高士,这里用来比喻追求精神境界的人。 -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及注释 1. 巧发过如虿毒,困斗尤防兽穷: - 巧发:巧妙的应对或策略。 - 过如虿毒:形容手段极其阴险狠毒,犹如蝎子之毒。 - 困斗:处于困境中的战斗。 - 尤防兽穷:尤其要提防敌人陷入绝境。 2. 老种有骑河语,小姚无劫寨功: - 老种:年长的将领。 - 骑河语:指指挥若定,如骑在河上说话一样从容。 - 小姚:年轻将领。 - 劫寨功
金骑越天堑至,水犀破雪浪回。 儿单于鸣镝走,父令公免胄来。 注释: 金骑:指金朝的军队。越:越过。天堑:天然的壕沟。水犀:犀牛的一种,古代用来冲锋陷阵。雪浪:形容波浪像雪一样白。 儿单于:指年轻的单于。鸣镝:一种用于射箭的武器。走:逃跑。令公: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得江西报六言十首》中的第五首。诗中描述了金军越过天堑,水犀冲破雪浪的壮阔场面。同时
【注释】: 典午:指东晋。孙氏:指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字义符)。画江:指在长江边建起壁垒,据守长江防线。斫案:指拔出刀砍破案桌。 【赏析】: 《得江西报六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为作者被贬永州时所作,共有六首,这是其中之一。《典午》指代唐王朝,“无蜀可也”意指没有蜀地可供争夺了,“孙氏”“刘裕”都是指南宋开国皇帝刘裕。这首诗是说:当政者不要贪图蜀地,因为那里已经没有了;即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