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
《赠碧眼相士六言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佳作,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诗句解读: 1. 耳白无盖世名,眼碧有奇中语:描述了一个人虽然拥有非凡的才能,却因耳白(指耳聋)而无法得到世人的认可。他眼中的碧绿色,似乎包含了世间罕见的智慧和见解。 2. 老夫定非醉翁,斯人莫是初祖: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碧眼相士的敬重之情。他认为对方并非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醉翁,而是在某种领域具有开创性的人物。
诗句输出:深碧非少林祖,暴赤疑归宗僧。 译文:深深的碧绿色并不是少林寺的祖师,而是一种狂烈的赤色,让人怀疑它是否属于禅宗僧人。 注释: - 深碧(深绿色):一种深绿色的色调,可能暗示着某种深邃、神秘的色彩。 - 少林: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寺院之一,以武术和佛法闻名于世。 - 祖师:指某一宗教或学派的创始人或主要传承人。 - 暴赤(狂烈的赤色):一种非常强烈的红色,通常象征着激情、热情或者愤怒
左目痛六言九首 其五晚岁甘为瞽史,前身不是离娄。 喜梵夹书送老,恶巾箱本如雔。 注释: 左目痛:指眼病。 甘:情愿,乐意。 瞽史:盲人,这里借指读书人。 前身:前世的自己。 离娄:古代有名的眼科医生,以医术高明著称。《韩诗外传》卷三:“离娄之明,公输子不能移也。” 喜:喜欢。 梵夹:僧人诵经时所用的经书,这里泛指佛经。 老:衰老。 巾箱:古代的书箱,这里指装在巾带上的书。 雔(léi黎)
以下是对刘克庄《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其六》的逐句翻译: 萧察数步闻臭,荀令三日犹香。 老子年来鼻塞,不分鲍肆麝房。 1. 诗句解读: - “萧察数步闻臭,荀令三日犹香”:这里用“萧察”和“荀令”来比喻人的不同品质,前者指有才能但缺乏道德修养的人,后者则象征着有德行的人,即使在长时间内也不会失去其原有的香味。这里的“臭”和“香”是相对的、变化的,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物评价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
以下是《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其九》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 诗句解读: 1. “识郑尚书曳履”:识别郑尚书穿着官靴。 2. “嫌高将军涴靴”:嫌弃高将军的靴子不干净。 3. “难伴小儿上树”:很难陪伴小孩子爬树玩耍。 4. “且饶跛子看花”:可以容忍有残疾的人欣赏花朵。 - 译文: 我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看到郑尚书穿着官靴,我有点不舒服。高将军的靴子也不干净,让我感到厌恶
```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其七客来怕折枝揖,诏下尚扶杖观。 佩吕翁一瓢易,悬季子六印难。 逐句释义: 1. 客人来访时,害怕折断树枝行鞠躬礼(比喻对客人的尊敬或畏惧)。 2. 皇帝的命令下达时,自己依然需要扶着拐杖观看(比喻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3. 吕洞宾手持一瓢水易过一生,而我却难以摆脱世俗的六枚官印(暗示无法摆脱官场束缚,生活困顿)。 译文: 客人来访时,我害怕折断树枝行鞠躬礼
【注释】 左目:指眼睛。六言九首:即《六言诗》和《九歌》。六言诗,即七言古诗的一种,每篇四句,共三十二首;《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鸱(chī):老鹰。蚤(zǎo):鸟名,即鹞(yāo)。校黄本书:指校勘过《黄庭经》。 【赏析】 这首诗是说,我的眼睛因年老而发花,视力模糊,像老鹰一样锐利。我过去曾仔细地校勘过《黄庭经》。 “亲灯似鸱撮蚤”:亲灯如老鹰般锐利,能捕捉小动物。比喻自己的视力很好。
注释:诗到歌行尤妙,传与国语并行。 艰辛张籍病瞎,浮夸左丘失明。 译文:诗歌到歌行尤为奇妙,可以传播和国语并行。 张籍因艰辛而病瞎,左丘失明却浮夸。 赏析:此诗首句“诗到歌行尤妙”,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和歌行的赞赏之情,认为诗歌和歌行是艺术的最高形式。接下来两句“传与国语并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汉语的热爱,他认为汉语和国语一样,都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第三、四句是对张籍和左丘明的评价
昏花废干禄书,麻嗏类辟瘟符。 草字见嗤醉秃,小楷难付官奴。 注释:因为眼睛看不清,就废弃了写文章;麻纸像辟瘟符一样,用来驱邪避病。 草字头被嘲笑,像那醉态的秃子,小楷难以应付官府里的奴仆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存三四齿皆碎,落第二牙尤衰。 - 这一句通过比喻的方式描述了诗人自己的身体状况。其中“存”指剩下的牙齿,“三四”和“二”都是虚数,用来表示牙齿的数量,而“齿皆碎”则形象地描绘了牙齿的脆弱和易损性;"尤衰"则强调了第二颗牙齿尤其显得衰老和衰退,突出了其不健全的状态。 - 渠能更斫鲸脍,何不姑食肉糜(口)。 - 此句是向对方提出建议,表达了一种无奈与讽刺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