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殊
南柯子·忆旧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诗句释义及译文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描绘了一幅江边景色,远处的青山和平静的江面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深远的风景画。这句诗通过“十里”表达了距离感,同时“远”与“带沙”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视觉画面,给人以行走中的视角体验。 “数声啼鸟怨年华
注释: 浣溪沙 楚地的客人才华被广泛发扬。深深的树林着意不忘记。梦成燕国正芬芳。 莫把品名闲议论拟,且看青凤羽毛长。十分领取面前香。 赏析: 本词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花木之盛,下片写人禽之美。首句点出主题,即“楚客”所咏之物为花木。二句写花木之盛。三、四句用反说,以反衬手法突出花木之盛,而其盛也非寻常草木可比,故能入梦。五、六句写花木之异。最后三句写人禽之美,借物喻人,托物抒情
【注释】 失调名:指词牌名“失调”的一首。潇潇暮雨:形容春末夏初时,细密的秋雨连绵不断。霏霏,细密貌;潇潇、霏霏,都是形容雨声的词语。梨花寒食:指清明节时节。梨花,即梨树的花;寒食,是古代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的一种风俗活动。 【赏析】 这首词写于作者流落江南期间。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和忧愤之情。 词的上片描写暮雨绵绵、冷风习习的天气,以及梨花盛开的景象。
《南歌子》 解读舞曲《清平乐》,现在向谁讲述?红炉上的一片雪花如同钳锤,打成金毛狮子,也让人怀疑。木女明亮着眼睛,泥人暗皱眉头。蟠桃树已经开花了,但是春风还没有到来。 注释: 1. 《南歌子》是词牌名,这里指这首词。 2. 解舞:《清平乐》是一首舞曲,这里的“解舞”是指学习、表演这首舞曲。 3. 如今:现在。 4. 说向谁:向谁说?表示询问。 5. 红炉片雪上钳锤
【注释】 南徐:指南唐时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瓮城:古代城堡的城门,用土筑成圆形或方形,四周有矮城墙环绕。此诗是一首描写扬州城的古风词。 【赏析】 这首词描绘的是扬州城的景色和历史。首句“南徐好”,点明了地点是南徐(即今天的扬州),并且表达了作者对此地的喜爱之情。接着以“鼓角乱云中”来描写扬州的繁华景象。这里的“鼓角”是古代军队中常用的信号,而“乱云中”则形容了这些信号声音在云层中回荡的情景
定风波 · 独登多景楼 花戟云幡拥上方。 注释:花戟云幡,指华丽的装饰物,此处比喻云雾缭绕。拥上方,形容云雾缭绕在楼上。 画帘风细度春香。 注释:画帘,指精美的窗帘。风细度,形容微风轻轻吹过。春香,春天的气息,这里指的是花香。 银色界前多远景。 注释:银色界,泛指天空。多远景,形容远处的景象。 人静,铁城西面又斜阳。 注释:人静,指人们安静下来。铁城西面,指南面的一座城邑。又斜阳,指落日。
一丘一壑。野鹤孤云随处乐。 篆带纱巾。且与筠庄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风生千古意。 寿庆年年。长在新秋六日前
戏马风流,佩茱萸时节。
玉线金针,千般声笑,月下人家。
疏雨洗云轺,望极银河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