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增
陶大增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代书画家,以画猿闻名,自号“蜀山老猿”。他是一位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诗人,尤其以其诗词《挽张之洞联》而知名。 陶大增的诗作主要收录在他的诗歌合集中。他的诗篇多体现了他对国家政治和教育的忧虑与期望。例如,《挽张之洞联》表达了对宪政未能实现的遗憾以及对新学继承者的期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他对于时代的敏锐洞察。
清代陶大增《挽张之洞联》释义
【注释】 宪政:指立宪政体。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湖南长沙人。清朝末期政治家、思想家。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历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等职。 先帝:指光绪皇帝。 荩臣:指张之洞。 新学:近代西方的科学和教育。 后贤:后来的有才能的人。 补:完成。 【赏析】 此诗是挽联,为纪念张之洞而作。张之洞为晚清名臣,曾参与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对促进中国近代化事业有一定的贡献
陶大增
陶大增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代书画家,以画猿闻名,自号“蜀山老猿”。他是一位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诗人,尤其以其诗词《挽张之洞联》而知名。 陶大增的诗作主要收录在他的诗歌合集中。他的诗篇多体现了他对国家政治和教育的忧虑与期望。例如,《挽张之洞联》表达了对宪政未能实现的遗憾以及对新学继承者的期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他对于时代的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