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待颁,是先帝与荩臣临终恨事;
新学谁嗣,愿后贤补我公未竟勋名。

【注释】

宪政:指立宪政体。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湖南长沙人。清朝末期政治家、思想家。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历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等职。

先帝:指光绪皇帝。

荩臣:指张之洞。

新学:近代西方的科学和教育。

后贤:后来的有才能的人。

补:完成。

【赏析】

此诗是挽联,为纪念张之洞而作。张之洞为晚清名臣,曾参与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对促进中国近代化事业有一定的贡献。但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拥护清室复辟,成为袁世凯镇压革命的工具。1916年张之洞去世后,有人撰联讽刺其“遗老”,并以此表达自己“补我公未竟勋名”的愿望。

宪政尚未颁布,这是先帝和张之洞临终时的遗憾;下联说,希望后贤能够继承这一事业,以弥补张之洞未能完成的功绩。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宪政改革的期待和对后人的寄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