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长恸难忘后山语;
甚知丈人真,甚愧丈人厚,只今空上左丞诗。

【注释】

挽杨士琦联: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七律。杨士琦名士奇,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同榜进士,后官至尚书左丞。此诗为苏轼送别时所写。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有声音应当传到天上,有泪水应当流到山中。

长恸难忘后山语:长声哀哭难以忘记后山的嘱托。

甚知丈人真,甚愧丈人厚:十分清楚你的人品,很惭愧你待人如此厚道。

只今空上左丞诗:现在只有空上了你的《左丞集》序言。

【赏析】

这首诗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秋,当时作者任杭州通判。杨士奇是其同年进士,二人交谊甚笃,这次分别,诗人以“后山语”相赠。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两句用典。“声彻天”,见《庄子·渔父》:“孔子游于缁帷之渊,回望东流之水,曰:‘夫水,一也;人无足者,没胫而疾走,跐绝而不前,虽负万钧,陷虚则沈。’”(《庄子集释·外篇·秋水》)“彻泉”,见《庄子·应帝王》:“舜视鸟兽之书时乃失之,曰:“杀!’(《庄子集释·外篇·应帝王》)这里借指杨士奇。

“长恸难忘后山语”,是说离别之际,悲痛欲绝,不能忘怀。后山语,即杨士奇临终前嘱咐苏轼的话。据《宋史·杨士奇传》载,杨士奇卒时,“遗表乞谥忠文”。苏轼在《祭杨太师文》中说:“呜呼,先生既去,而其遗言犹在,岂非与天地相终始乎?虽然,其言何谓也?”可见杨士奇临终时嘱咐苏轼要“与天地相终始”。

“甚知丈人真,甚愧丈人厚”,两句也是用典。苏轼曾称赞过杨士奇:“君之才高而志大,行洁而辞直,天下之善士无如之何矣。”(《东坡先生墓志铭》)所以对杨士奇深具敬慕之心。

“只今空上左丞诗”,左丞是尚书左丞的简称,唐时称宰相。苏轼曾任右承郎、礼部员外郎等职,故称其为左丞。这句是说:如今只能写下《左丞集》序言了。

全诗以真挚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杨士奇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