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苕华,昭阳往事人争道。
惊伤窈窕。
泪鞠长陵草。
甲帐丁年,去日愁中老。
还祠庙。
浑河秋杳。
雁叫天山晓。

【注释】

点绛唇:曲调名。

嬿婉苕华:比喻女子貌美如苕花,婀娜多姿。

昭阳往事人争道:昭阳殿是汉成帝的离宫,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相传汉成帝宠幸班婕妤而冷落了赵飞燕、李环等。事见《汉书·外戚传》和《西京杂记》。

惊伤窈窕:形容女子容貌之美。窈窕指女子体态柔顺。

泪鞠长陵草:用“鞠”字作拟人化手法,意谓泪水洒满了生长着长陵草的长陵原上。

甲帐丁年:即“甲帐丁年”,指汉武帝时,张骞从西域归来。

去日愁中老:指汉武帝因张骞出使大宛而忧心忡忡,忧虑其安危,终于忧愤而死。

还祠庙:指汉武帝思念张骞而建祠祭祀。

浑河秋杳:指汉武帝思念亡国之痛,久久不愈。

雁叫天山晓:指汉武帝思念张骞而夜不能寐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诗。上片以写景起兴,写汉武帝思念张骞的深挚之情,下片则以史实为凭依,写汉武帝思念亡国之士的深情厚意,全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耐人寻味。

上片开篇即写景:“嬿婉苕华,昭阳往事人争道。”这里以苕花比喻女子的美丽,以“嬿婉”来形容女子的娇美姿态。昭阳殿是汉成帝的离宫,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相传汉成帝宠幸班婕妤而冷落了赵飞燕、李环等。此二句借古事为喻,暗寓作者对女子美貌的赞美和对失宠女子的同情。“甲帐丁年,去日愁中老。”这是说汉武帝在甲帐里日夜思忖,怀念昔日与张骞共同征战的日子。“去日愁中老”,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留恋之情,也暗示了对张骞的深切怀念。这两句既写出了汉武帝对张骞的思念之情,又写出了他因思念而变得憔悴苍老的外在形象。

下片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写汉武帝对亡国的深深悲痛和对张骞的无尽思念。“还祠庙,浑河秋杳。”这里的“还祠庙”是指汉武帝思念张骞,为他修建祠堂以示悼念。“浑河秋杳”则是借浑河之水来暗喻武帝内心的哀伤和痛苦。“雁叫天山晓”,这一句是说汉武帝在天山上看到大雁鸣叫,想到自己当年出征匈奴,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凯旋而归,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这一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通过大雁鸣叫这一景象来表达汉武帝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亡国的深深悲痛。

这首词通过对汉武帝思念张骞的深情描绘,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世界。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记载的影子,又有诗人个人情感的投射,充分体现了咏史诗词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