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珏
在探索古人的诗篇时,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他们一同感受那份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下面将详细解读《天台山题壁八首 其八》: 1. 逐句释义: - “踏遍芒鞋饱看山”描述的是诗人行走于山川之间,以脚上的草鞋为记,走遍了每一处风景,享受着山水之美。 - “且从忙里学偷闲”表达了诗人在忙碌中寻找片刻闲暇的心情,通过观察自然来放松心情。 -
【注释】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 兴酣(huān):兴致正浓的意思,这里指游览得非常开心。 游癖(bì):爱好游览的癖好,指对名胜古迹的热爱。 尘俗:尘世的俗事、世事。 眼界开:视野开阔了,心胸也开朗了。 云深遮不断:云雾缭绕,看不见尽头。 课经:诵读《论语》等经典书籍。 【赏析】 这是诗人游历天台山时的即兴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诗句:岭云叠处路回环,溪水溪田一望间。 译文: 在天台山的一处,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岭云和蜿蜒的道路相互缠绕在一起,远处的溪流和田地一览无余。 赏析: 陈克珏通过描绘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和宁静的僧舍生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岭云叠处路回环"描绘了山峦之间云雾缭绕,山路盘旋的景色,形象地表现了山的连绵不绝。"溪水溪田一望间"则展现了一幅溪流潺潺、田野广阔的景象,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
诗名:《天台山题壁八首 其五》 陈克珏 饭熟胡麻事果真,应知遇合有前因。春深洞口增惆怅,曾见桃花解笑人。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天台山遇到一位女子,她不仅精通茶道,更与自己有着前世的缘分。春天深入时,洞口显得更加让人感到惆怅,因为曾经看到过她的笑声,仿佛能解开所有的忧愁和烦恼。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饭熟胡麻事果真,应知遇合有前因”这两句
青莲(即莲花):指莲花座上的佛像。才思:才华和思维。谁俦:谁能比得上。天姥:山名,在浙江新昌县。说梦游:相传李白曾梦见天上的太白金星召他同游。路转:道路拐弯。西山:指天台山的北山。闲坐望:悠闲地坐着远望。连云峰际碧烟浮:《水经注》载:“天台有山,高三千丈,上有神桃常熟,仙人食之不老。”连云峰:指天台山上著名的天台、华顶诸峰,如华顶,天台山的主峰,海拔一千三百六十余米。碧烟:形容烟雾的颜色。
【诗句注释】都缘:都是因为。幽赏:幽静的游览、欣赏。此停骖:指停下马车。这里指停下来观赏风景。怪石:形状奇特的石头。流泉:流动的泉水。次第:依次,逐个。探:寻找或探访。无数:很多。打斋散:吃饭后休息片刻。白云红叶任肩担:意思是让白云、红叶随意地落在肩上。 【译文】都是因为这幽静的风景而停车,我停下来去观赏这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和泉水,然后找一些山中的僧人吃饭休息一会儿
【注释】谢屐:指晋代的谢安,字安石,是著名的文学家兼政治家。谢安经常携带名士游赏山水,并题写诗篇。 从曲径行:沿着曲折的小道行进。 别开图画本天生:另辟蹊径,别具匠心,仿佛天然的图画。 泉飞花雨松间落:泉水在松林间飞舞而下,如细雨般洒落。 山长石梁涧上横:山高而长,石桥横卧在山涧之上。 赏析:此诗为诗人游览天台山后所赋。诗中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全诗意境优美,形象生动
注释:在天台山的深处,我结茅为庐。衲子们在这里潜修养性。 天边的闲云飘浮在野鹤之上,飞来石上聆听我的经文诵读。 赏析: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天台山深处的宁静和僧侣们在此地修行的情景。诗中的"衲子"指的是佛教僧侣,"性灵"则是指人的本性。"天外闲云"和"飞来石上"则形象地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风光和僧侣们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兴酣游癖到天台,尘俗抛除眼界开。 古寺云深遮不断,课经声送好风来。
岭云叠处路回环,溪水溪田一望间。 堪羡僧家无个事,何缘修到住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