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
一日不见三寄书, 那能一别一年余。 梅花两度不易得, 钱塘月色今何如。 诗句释义 - “一日不见三寄书”:表示作者对周元亮的思念之情,无法忍受一天不见而多次写信给他,表达了迫切想要与周元亮相见的心情。 - “那能一别一年余”: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分别感到多么的遗憾和不舍,一年的时间对于他们之间的友情来说显得异常漫长。 - “梅花两度不易得”:描述了梅花盛开的季节难得一见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作者在旅途中,对家庭和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 青山到处便成家 —— 描述的是作者在任何地方看到青山,都会感到像在自己的家中一样自在。"青山"在这里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安详,而"家"则是指人的生活场所和情感寄托。"便成家"表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看到青山,就会觉得像在自己家中一样安心舒适。 不得出门每自嗟 —— 表达的是对不能经常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无奈和遗憾
过夏镇 日月惨无光,山川云气黑。同是覆载人,胡独罹祸厄。 注释:太阳和月亮失去了光芒,山川之间弥漫着乌云,人们虽然都是宇宙间的生灵,但为何偏偏遭受了灾难? 君子听所由,皆由人不德。前年大饥馑,州县尽捐瘠。 注释:君子应该听取这些原因,都是因为人们的德行不足。前年遭受了严重的饥荒,州县之间都变得贫穷破败。 此地独有秋,奈何弗珍惜。女妆无玫瑰,虽华心不怿。 注释:这里只有秋天的到来,我们怎么不珍惜呢
孟夏晨坐 野旷风轩静,江深水槛浮。 佳人看弄棹,稚子学垂钩。 柳拂翻黄鸟,荷披散白鸥。 闲心与逸兴,长夏得淹留。 【注释】: -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 - 晨坐:早晨坐着。 - 野旷:田野广阔无垠。 - 风轩:风吹动的窗户。 - 江深水槛浮:江水深邃,水边的栏杆在流动中显得飘浮不定。 - 佳人:美丽的女子。 - 弄棹:用桨划船。 - 稚子:小孩。 - 柳拂:柳树枝条轻轻拂过。 -
湖上 厌听楼船杂管弦,耳根清净小西天。 朝朝暮暮闲亭子,满耳松风满耳泉。 诗句释义: 厌倦了听到楼船上的杂乱管乐声,耳朵里只有一片宁静和清新,就像身处小西天的仙境一样,心灵得到了净化。每天早晨和晚上都去亭子里散步,耳边只有松树的沙沙声和泉水叮咚的声音,让人感觉身心舒畅。 译文: 厌倦了听到楼船上的嘈杂声音,我来到了湖边,这里安静祥和,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小天堂。在湖边的亭子里
《蓝太常席上》是一首由陈洪绶创作的诗作,下面将逐句解释诗意并加以赏析: 1. 醉卧天涯酒百杯:这句描述了一个醉酒后在天涯游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放纵生活的向往。"醉卧"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了一段不顺利或孤独的时光,而“酒百杯”则强调了他对这种状态的沉迷和享受。 2. 更添翠袖一双催:这里的“翠袖”可能指的是美丽的舞女或者侍者,她们的存在使得诗人的沉醉更加深重
谢张大寄紫白丁香花: 这首诗的标题是“谢张大寄紫白丁香花”,作者是一位名叫谢张的大诗人。他通过这封信向朋友赠送了紫色和白色的丁香花,以此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乱系丁香寄晚春: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乱系丁香”来形容他的笔触如同乱系丁香花一般,充满了情感和色彩。而“寄晚春”则意味着他将这份情感寄托于丁香花这一春天的象征物上,寄予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紫颦白笑惜流人: 这句诗中的“紫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送无可上人》,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闻莺作,后园大树五六层。 闻莺作,即听到黄莺的叫声。后园大树五六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黄莺在树间穿梭,发出悦耳的鸣叫声,给诗人带来了愉悦的感觉。 摇落黄鹂三四声。 摇落黄鹂三四声,描述的是黄莺在树枝上跳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摇落表示黄莺在空中飞翔,声音随风飘荡,给人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
这首诗是怀沈素先写的,其内容如下: 怀沈素先 沈郎腰似隋堤柳,载得春愁此独多。 野棠开尽春工歇,倒挂黄鹂唤睡魔。 注释与赏析: 1. 诗中描述了沈姓男子的体态像隋朝的柳树一样柔美,他承载着春日的忧愁,而这种忧愁对他来说显得尤为沉重。 2. 随着野棠花朵凋零,春天的劳作也告一段落,黄莺在枝头倒挂,唤醒了沉睡的人。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人物的心情。首句“沈郎腰似隋堤柳”
【诗句释义】 画扇与鲁伯芬:这是在说画家鲁伯芬,他的画作就像一幅扇子一样美丽。 白鸥绿渚可人怜:白鸥在青翠的江边游动,令人感到愉悦。 拣个清秋剌钓船:选择在一个清新凉爽的秋天去钓鱼。 不惯见人飞远避:不习惯看到人们从远处飞来。 波声隐隐没寒烟:波涛的声音在寒冷的烟雾中变得模糊不清。 【译文】 画中的白鸥在青翠的江边嬉戏,让人感到愉悦;我选择在一个清新凉爽的秋天去钓鱼,远离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