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仲醇,号眉公,又号糜公。 诸生。 志尚高雅,博学多通,少与同郡董其昌、王衡齐名。 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 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 书法苏、米,兼能绘事。 董其昌久居词馆,书画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 眉公又刺取琐言僻事,编次成书,远近争相购写,于是名动寰宇。 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卒于家。 有《眉公全集》。 生卒年
集灵篇 · 一八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集灵篇 · 一七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
集灵篇 · 一六
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柱,看大摩面壁图。垂廉少顷,不觉心静神清,气柔息定蒙蒙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达摩与之乘槎而见麻姑也
集灵篇 · 一五
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
集灵篇 · 一四
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
集灵篇 · 一三
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
集灵篇 · 一二
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见澈灵性,一点云堂优钵影。
集灵篇 · 一一
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
集灵篇 · 十
调性之法,急则佩韦,缓则佩弦。谱情之法,水则从舟,陆则从车。
集灵篇 · 九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