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月明如昼露叶浓,锦帐名郎笑语同。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红云灯火浮沧海,碧水楼台浸远空。 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 【注释】 1. 祥符:指杭州的祥符寺。 2. 燕席:指宴席。 3. 白:白色。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在杭州的上元夜的饮酒赏月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年华的珍惜。首联描绘了宴会的场景,月光皎洁,景色宜人
注释:黄流浑浑来沙际,佳气葱葱近日边。 黄河的水波滚滚向岸边奔涌而来,黄河边上的风光十分迷人。 河汉槎虽通远客,蓬莱风未纵归船。 天河的船只虽然能通往远方,但海上的风浪却阻止了归船。 山城剧饮销红烛,水驿高吟襞彩笺。 在山城中饮酒消愁,用红烛照亮了酒宴;在水驿上高吟诗篇,用五彩纸张书写。 老去相逢情自密,不关清赏合留连。 年老之后与老朋友相逢,感情更加深厚,不必在意赏景的乐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送孙颖贤》。 首句“穰穰秦州铁马群,青衫吾子仕犹屯”,描述了孙颖贤身着青色衣衫,骑着铁甲骑兵,在秦州(今陕西秦州)集结的情景。穰穰一词形容马匹众多,铁甲则显示了军队的精锐。青衫代表文士身份,而“吾子”则是对自己的亲昵称呼。这里通过描绘孙颖贤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文士风度。 第二句“高谈消长才惊世,藐视公侯行出人”,表达了孙颖贤的高深谈吐和卓越的才华
【注释】紫陌:指京城长安。妍华:指艳丽的花朵。健笔:指好文笔。酬芳景:指赏花。鬅鬙:指头发花白。 【赏析】 这是一首春游赏花之作。全诗四句,每句都写到了春天、花、自己和友人。 首联是说,春天到来,每天要去看看花开了没有。“探花开”即探看花开。“紫陌”,泛指京城长安。 颔联是说自己虽然也想为春天赋诗,但因无好文笔而作不到。“拟酬芳景”,即想为春天作诗。“怕深杯”,即怕喝得太多。这里说
诗句及注释 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 信矣辉光争日月,依然精爽动山川。 曾无近属持门户,空有乡人拂几筵。 顾我自惭才力薄,欲将何物吊前贤? 译文 在世间,李白的遗草多达三千首,而他的荒废墓地已有两百年的历史。这些草儿仿佛见证了李白的光辉岁月,与日月争辉,其精神仍能感动山河。尽管李白生前无人亲近,死后却有乡人祭扫,这让人不禁感到惋惜和悲哀。诗人自感才能微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主旨思想,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注意从形象、意境、手法、情感等方面作答。 “省阁名郎国羽仪,瀛洲仙客众蓍龟。”意思是说:在省府的公堂里,我就像一位国家的使者,在朝廷上接受皇帝的召见,如同一个神仙般受到人们的崇敬; “山蹊向日花开早,海聚经寒酒熟迟。”意思是说
【注释】: 讵知萧洒吾庐旧,却有高明此寺邻。——岂料潇洒清幽的茅屋是我过去居住的地方呢!却有一座高高的寺院紧靠着我。 水竹迸生刚节老,秋山过抱翠岚新。——清澈的溪水竹子中,挺拔的竹子生长得旺盛,秋天的大山拥抱着青翠的山色,呈现出一片新的景色。 惟怜季子归来困,自笑原思久更贫。——可怜这位名叫季子的贤人,归隐后困顿不达,自己则因仕途不顺而长久贫困。 深识幽人风义厚,扫轩开榻最相亲
注释: 名郎元是足风流,得郡东南地更优。 翠幕管弦三市晚,画堂烟雨五峰秋。 黄柑巧缀星垂槛,香稻匀翻雪满瓯。 应与谢公资健笔,邦人才薄讵能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1句“名郎元是足风流”,意思是说,这位年轻的官员真是风度翩翩,才华横溢。这里使用了“名郎”一词来形容官员的身份和形象。 第2句“得郡东南地更优”
【诗句】 1. 篮舆朝出踏轻尘,拂面毿毿柳色新。 2. 曲水岂能留往事,南湖空解照行人。 3. 最宜灵运登山屐,不负渊明漉酒巾。 4. 老去飘零心未折,暂须同醉海边春。 【译文】 1. 清晨乘坐着轻便的篮子车从天章寺出发,踏上了轻尘飞扬的道路,微风吹过脸颊,柳树的新绿映入眼帘。 2. 曲水流觞之地岂能留住过往之事,南湖虽可映照行走之人的影子,但并不能带走他们的忧愁和思念。 3.
``` 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 仁声又向新年入,惠泽犹为故老传。 翠巘烟云生席上,沧溟风雨到樽前。 经营智略多馀暇,赏燕谁酬白雪篇? 注释: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巩的作品之一,描述了一位使者从东方飞驰而下,进入这个国度的场景。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以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和荣誉。同时描绘了美丽的山峦和大海景象,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最后一句表达了自己闲暇之余想要享受美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