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注】: 1. 沧海难回日:沧海,大海。海之广大,无法回转。比喻时光易逝。 2. 青云如送春:青云,喻意高远的志向。春天象征着希望和新生,但春天过去后,一切又归于平淡。 3. 服丧三月遍(fúsàng sān yuè pīn):指皇帝亲自为死去的亲人服丧三个月。 4. 遏乐四夷均:遏乐,停止音乐,表示哀悼;四夷,泛指远方的国家。均,平等。 5. 感格英灵在:感格,感动;英灵,英勇的灵魂; 6.
日转归人外,天移入画中。 冕旒馀泽在,惊跸旧仪空。 卜宅三川绕,方丧万里通。 初寒石门路,松桧飒悲风。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画卷,太阳缓缓移动至天际之外,仿佛从人间移入了仙境,而天空又仿佛被拉进了画框之中。这种景象既神秘又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超脱世俗的境界。 第二句“冕旒余泽在,惊跸旧仪空”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皇家礼仪的追忆和缅怀。虽然现在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注释】 郪(qí)道鸣弦去, 容台抱蕝初。 尘土开祖帐,冰雪映征车。 久待连城价, 谁腾一鹗书。 君王览豪俊, 应复召严徐。 【赏析】 《送李莘太博》,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此诗首联写饯别,次联写离别,三四联写别后思念。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感人,是杜甫诗歌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秋日气已盛,阴虫朝暮声。 注释:秋天的气息已经变得浓厚,阴冷的虫子在早晨和晚上发出叫声。 烟云断溪树,风雨入山城。 注释:烟雾缭绕的云层中断了溪边的树木,风雨席卷着整个山城。 沙碛有遗虏,旌旗多远行。 注释:沙漠中还有逃散的敌人,旌旗在远处飘扬。 生民苦未息,吾党耻论兵。 注释:百姓们的痛苦还没有停止,我们这党派以战争为耻辱
江湖 江湖:指江湖水,比喻仕途。 江湖俗畏远:意思是世俗中的人害怕远离尘世。 幽好自相宜:指隐居的爱好与自己的身份相符。 沦迹异惊众:意思是随着足迹的不同,引起众人的惊异。 辞嚣如避时:意思是避开喧嚣,就像躲避时机一样。 优游可以学:意思是悠闲地学习可以学到知识。 薇蕨易为私:意思是采摘薇草和蕨菜容易成为私人财产。 胡然弃回棹:意思是为什么要放弃回家的船桨? 霜雪有驱驰
【注释】: 纳谏终无牾,知人久更明。恩波通四海,寿域载群生。异俗衣裳会,诸儒雅颂声。威灵空想象,盛德讵能名? 【赏析】: 此诗为仁宗皇帝挽词三首之一。仁宗皇帝即宋仁宗赵祯,年号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 第一句“纳谏终无忤”,写仁宗皇帝虚心纳谏,终不违拗群臣。第二句“知人久更明”,说明皇帝善于识人,久任用人。“恩波”指皇帝的恩泽和恩惠像水一样流布四方;“寿域”比喻皇帝统治的国家
这首诗是诗人在王介甫(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写给他的。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之情。 下面是逐句翻译: 1. 数病门稀出,常贫客少过。 - 多次患病,很少出门;常常贫困,客人来访较少。 - 注释:生病、贫穷,都是作者生活状态的写照。 2. 经纶知龃龉,耕钓亦蹉跎。 - 我虽然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总是遇到困难,如同耕田钓鱼一样,都显得有些无望和无奈。 - 注释
注释: 瘦马君将去,清樽我谩开。眼看新雨露,身带旧尘埃。 但喜丹心在,休惊白发催。穷通莫须问,功业有时来。 释义: 送别了王补之,我要回家了,你的马匹已经准备好了吗?我为你准备了一杯酒,你愿意一起喝一杯吗?我看到新雨露滋润着大地,我也带着过去的尘埃。但我对你的忠诚之心仍然坚定,不要担心白发会催人老去。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不要过于担忧,你的功业总会有机会的。 送别了王补之,我要回家了
【注释】 1. 庆历:宋仁宗的年号(公元1041~1048). 2. 池:砚台。 3. 记: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砚台的历史、制作材料及其特点。 4. 墨池:指墨池石。 5. 自右而左:按行从右到左排列。 【赏析】 《墨池记》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纪念他在安徽绩溪所见到的一块刻有“墨池”“李氏”等字的巨石而写的一篇散文。全文通过作者对墨池石的记述和描写,赞美了这块巨石的形貌之美
这首诗是一篇描述王羲之墨池的散文,其内容如下: 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