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
注释: 1. 独酌:独自饮酒。 2. 浇肠:消除烦恼。 3. 鴳(mì)微:小鸟,此处指鹪鹩。鹍(kūn):大鹏。 4. 楚灵:战国时期楚怀王。 5. 沧江:指长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诗人对酒的独特情感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理想。 首句“一酌浇肠俗虑奔”,诗人独自斟满酒杯,一饮而尽,以酒消愁。这里的“浇肠”指的是将心中的忧愁、烦恼全部倾泻而出,使内心的痛苦得到缓解。
【注释】 春晚:春已晚,指暮春。长绳系日:语出《后汉书·张衡传》:“岁忽忽而遒尽兮,恐美人之迟暮。”意谓人生如白驹过隙,时光易逝。 纷纷从此见花残:纷纷:众多;见:被看见。指花木繁盛的景象已经看不到了。 楼上有愁春不浅:楼上:即上文的“楼上”指闺中女子。深愁暗恨,无法排遣。 小桃风雨凭阑干:小桃:即“桃花”,此处泛指春花,也指人。凭栏:站在栏杆边,倚着栏杆。 【赏析】 这首诗写闺中人暮春伤时之情
注释:百丈清溪中,戏鳞的鱼儿随处可见;严公祠与天相连。这里的旧隐之地,你已回归尘世;但笑指人间一片尘埃。 赏析:此诗首句“百丈清溪见戏鳞”,描绘了一幅百丈清溪中有鱼儿戏水的画面。百丈,形容溪流之长。清溪,指清澈的溪水。戏鳞,指鱼儿在水中游弋、嬉戏。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溪水画面。次句“严公祠宇与天邻”,描述了严公祠与天空相邻的景象。严公,指唐代名将张巡。祠堂,指祭祀祠堂。天邻,指与天空相接
注释: 汉文帝穷相作前王,悭惜明珠不斗量。 汉文帝节俭朴素,不愿奢侈浪费。 翡翠鲛绡何所直,千裨万补上书囊。 翡翠和鲛绡都是贵重之物,但用来补书囊的却只有千副万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咏叹汉代文景之治的盛世,来讽刺隋炀帝荒淫无度、奢侈浪费的行为。首句“汉文帝穷相作前王,悭惜明珠不斗量”,意思是说,汉文帝虽然贫穷,但却能克制自己的奢华欲望,不愿用明珠去斗量(比喻浪费)
注释: 五云寺下石桥边,六月溪风洒面寒。 这是在五云寺下石桥边,六月的溪风吹来,清凉而凉爽。 今正炎天君独往,松闲寻我旧题看。 现在正是酷暑时节,你独自一人前往五云寺,而我闲来无事,就去寻找你以前的题词看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张行之时所作。五云寺是越中名山,风景秀丽,诗中提到“石桥”和“溪风”,可见送别的地点是在风景优美的五云寺。六月的天气热得使人难以忍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李涉(约771年—约837年),字不详,号清都先生,洛阳人。唐朝诗人,《新唐书·艺文志》入诗家一格,作七绝尤善。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新安道中物色佳,山昏云澹晚雨斜。 - “新安道中”指的是作者所经过的地名,可能是指当时的安徽境内;“物色佳”意味着景色优美。 - “山昏云澹晚雨斜”描述了傍晚时分,山色朦胧,云雾淡薄,细雨如斜丝般飘洒的景象。 译文:
滁阳太守好山水,公余日沉醉于群山之中。 滁州峰峦环抱秀色相依,在溪山之前建亭正合适。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洛阳宫殿郁嵯峨,千古荣华逐逝波。" - 关键词: 洛阳、宫殿、郁嵯峨、荣华、逝波 - 译文: 洛阳的宏伟宫殿高耸而庄严,千年的荣耀和辉煌如同流水般逝去。 - 注释: 洛阳,古都,今河南省洛阳市。宫殿,指皇宫或重要的建筑。郁嵯峨形容宫殿高大壮观。荣华,指过去的繁荣和光荣。逝波,比喻时间流逝,一切美好事物终将消逝。 -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洛阳宫殿历史辉煌的感慨
【注释】 广喜法师:即广善法师。 我为名驱苦俗尘:我为名利而奔波,被世俗之尘所困。 师知法喜自怡神:法师知道佛法能让人喜悦,从而得到精神的愉悦。 未知欢戚两忘者:不知道在欢乐和悲伤中都能忘记的人。 始是人间出世人:才真正是离开人世的修行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广善法师的诗。首句“我为名驱苦俗尘”,作者以自我设身处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因名利纷扰而疲于奔忙,被世俗之尘困住的状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皋的《送家静及第后赴官清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几年尘土客京华,一日春乘犯斗槎。” - 注释:几年来我作为尘土飞扬的客人在京城中漂泊。一天之内春天的气息如同乘坐着星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飞行器)一样突然降临。 - 赏析:诗人用“尘土”和“春乘犯斗”形容自己多年来在官场上的奔波与辛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第二句:“梦好夜归全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