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主旨;然后分析诗中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及表现手法的运用,如意象塑造、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最后结合诗句赏析。 (1) 首句“秋晓闻鹤唳一声”中的“晓”指天明,“唳”指雄鸡啼鸣之声。此句写诗人清晨起床,听见远处传来了鹤的叫声。“落月衔栖露乍零”,是说月亮刚刚隐没,露水刚刚被染湿
览含元殿基因想昔时朝会之盛且感其兴废之故 在昔朝元日,千门动地来。 方隅正无事,辅相复多才。 仗下簪缨肃,天中伞扇开。 皇威瞻斗极,曙色辨崔嵬。 赤案波光卷,鸣梢殿尾回。 熊罴驱禁卫,雨露覆兰台。 横赐倾中帑,穷奢役九垓。 只知营国用,不畏屈民财。 翠辇还移幸,旻天未悔灾。 群心争困兽,回首变寒灰。 曾以安无虑,翻令世所哀。 行人看碧瓦,独鸟下苍苔。 虽念陵为谷,遥知祸有胎。 此地亦悠哉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林逋。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逸高士,他一生清贫自守,淡泊名利,与梅花为伴,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留下了许多咏梅的名作。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花枝低敧草色齐,不可骑入步是宜。 - “花枝低敧”形容花朵下垂或低垂的样子,形象地描绘了盛开的花枝。 - “草色齐”指的是草木的颜色一致或者茂盛,强调自然之美。 - “不可骑入”表示这里不适合骑马进入。 -
【注释】 沧浪:指大江,泛指江湖。鱼:指水族动物,如鲤鱼等。戏鳞:形容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浮沉追逐巧相亲”:指水中的鱼儿在水面上嬉戏、翻腾,互相追逐玩耍。 “我嗟不及群鱼乐”:指作者感叹自己不如鱼儿快乐。 “虚作人间半世人”:指作者觉得自己只是人世间的一员,没有达到真正自由的境界。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江湖中的鱼,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水轮联句 痛矣真源丧,纷纭物象来。 水轮今若此,世事亦宜哉。 上下车交辐,周旋斗转魁。 咸渊日微堕,仙窟月初开。 旁柅从为用,垂縆重亦回。 枘多初不晓,机密暗相该。 圃外沧浪泄,庭间霹雳摧。 玉飞千仞表,缨挂九泉隈。 翻覆殊难定,牵连巧自媒。 建瓴今比速,抱瓮此相哀。 平视曾无觉,深窥遂可猜。 团团释子壁,轧轧雁王台。 解见陶埏运,宁观将毂推。 造端原有发,汲用始知材。 本异道家意,定遭怡士咍。
大小言 托身螟两睫,卜都牛一毛。 奔驰万里外,终不出秋毫。 注释: 1. 托身:寄托身体。 2. 螟(míng)两睫:比喻人的身体小得像两个蚕茧(蚕的卵)。 3. 卜都牛一毛:比喻人的身体小得像一头牛身上的一根毛。 4. 奔驰:形容跑得很快。 5. 秋毫:指秋天鸟兽新长出来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或数量很少的人或物。 赏析:
下马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和平门附近,是一条古老且富有历史意义的巷道。苏舜钦的《过下马陵》便是一首描写这一古迹的七言绝句。下面将结合诗句进行逐句解读: 1. 春色满下马陵头: - 春色:春天的气息弥漫在这片土地上,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 下马陵头:这里指的是下马陵的起点,是通往董仲舒墓地的道路起点。 - 草色春:描述了春天里,下马陵头的草地呈现出的一片翠绿和生机,仿佛大地都被染上了绿色的新装
【注释】梦归:诗人在梦中回到故乡。江西:指诗人的故乡。 【赏析】这是一首写梦回故乡的小诗。开头两句,写诗人在雨声中梦见回到了故乡。“晓不知”,表明诗人是在一个清早醒来的梦中,迷迷糊糊地离开了家。“春风吹梦过江西”,春天的风轻轻吹过故乡,使诗人的梦境也随之飘过了千里之外的江南。后两句,写诗人被一阵春雨惊醒。“雨声破梦北窗响”,“破梦”即打破梦乡,“北窗”指诗人的住所之北。这两句诗说明
注释: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天到明春水生,娇艳的云彩浓密温暖地玩弄着天气的变化。 帘子虚垂,阳光透进,花竹静悄悄地开放,不时有乳鸠在枝头相和鸣叫。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雨水与早晨的春水流,表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娇云”和“乳鸠”等自然景物的形象刻画,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我弯弓射下月亮,挥剑斩断天空;四溟大海广袤无边,并合在一起也装不满一杯。 赏析: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前两句诗人运用了“弯弓射月”、“挥剑决天”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他英勇无畏、豪情万丈的气概。而后两句诗人又用四溟大海来比喻广阔的世界,强调了作者的胸怀壮志和远大理想。全诗语言简练有力,意境深远宏大,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英勇豪迈和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