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
及第后与同年宴李丞相宅 十年苦学文,出语背时向。 策力不自知,艺围辄掉鞅。 薄技遭休明,一第君所唱。 拔身泥滓底,飘迹云霞上。 气和朝言甘,梦好夕魂王。 轩眉失旧敛,举意有新况。 爽如秋后鹰,荣若凯旋将。 台府张宴集,吾辈纵谑浪。 花梢血点乾,酒面玉纹涨。 狂歌互喧传,醉舞迭阆伉。 兹时实无营,此乐亦以壮。 去去登显涂,幸无隳素尚。 译文: 十年的苦练文采,但出言却不合时宜。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和王景章见寄》。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岁律峥嵘腊候深,一天风雪卷愁阴。 - "岁律"指年节的节气,这里指腊月的节气。"峥嵘"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腊候深"表示时间已经进入了寒冷的冬季。"风雪"是冬天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这里的"风雪"可能暗指诗人所处环境的严酷。"卷愁阴"是指风雪把愁绪都卷起来了,形成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2.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手法、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赏析。解答此题时,要结合诗中的重点词句,从表达效果、手法运用、诗歌的情感等方面展开分析。 第一联:“昔帝龙骧后,因池大此宫。”昔日皇帝建此宫,为纪念他而建。“龙骧”指皇帝的威仪,“池”指水池,池中之水,如龙在游动,故称“龙骧”。这里用“池”“龙”等物象烘托出帝王的气魄和宏伟的气势。 第二联:“萧笳叠终日,旌仗展无穷。”箫笳之声不断传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古诗文名篇的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特别是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是基础,也是重点。同时,了解一些常见的古代作家和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以及他们的诗作,对理解诗歌很有帮助。 “连延旧寝廷”意思是说连着延长到旧有的殿堂。“顿失若空寨”意思是突然之间好像空寨一样毫无生机。 “明朝黄纸出,大赦遍中外”意思是说朝廷明天就要颁布新的诏书
注释: - 风雨夜寒新,空斋感慨频。风雨之夜,寒冷而新奇,书房中我感慨万千。 - 诗书穷不放,灯火静相亲。虽然生活困顿,但我仍坚持学习,与灯光相伴。 - 眺听时怀土,低摧动畏人。眺望远方,我不禁想起家乡的亲人,他们总是让我感到恐惧。 - 漫书成咄咄,远吠厌狺狺。我在写书的时候,被狗吠声吵得烦闷不已。 - 念昔罹忧患,唯君共苦辛。回想过去我遭受过忧患,只有你与我共同承受痛苦和艰辛。 - 漂流数千里
【诗句】 闻京尹范希文谪鄱阳尹十二师鲁以党人贬郢中欧阳九永叔移书责谏官不论救而谪夷陵令因成此诗以寄且慰其远迈也 【译文】 听闻京城的长官范希文被贬为鄱阳县的长官,而十二师鲁因为被指控为同党而被贬到郢州。欧阳九,即欧阳永叔,因为向谏官递交了一封书信,要求对谏官进行保护和救助,因此也被贬到了夷陵。我于是写了这首诗来寄给这两位官员,希望能够安慰他们,同时也希望这首诗能够激励他们。 【注释】 1.
宿钱塘安济亭观潮 支肘听潮声,喧豗久未停。 —— 支肘,形容身体倚靠在拐杖上,听,感受;喧豗,喧闹,此处指潮水的声音非常响亮。 随风过渔浦,伴月出沧溟。 —— 渔浦,地名,位于杭州附近,此处泛指海边;沧溟,大海。 鳅穴浚时满,胥神果有灵。 —— 鳅穴,指海底的孔穴,因潮水的涨落而显得饱满或者干涸。胥神,古代传说中的海神名。 连天卷云雾,彻晓下雷霆。 —— 连天的云层被潮水掀起形成云雾
诗句赏析: 正声今遁矣,古道此焉存。 商缓知臣僭,风薰见帝尊。 雄豪尚馀勇,淡泊忽忘言。 繁极殊无闲,来长若有源。 已能通变化,直可探胚浑。 此理师应得,西风独掩门。 翻译与注释: 正声今遁矣,古道此焉存。 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美好音乐的怀念,暗示现在的音乐已经不如古代那样纯正了。 商缓知臣僭,风薰见帝尊。 这句话赞美了音乐的高超技艺,通过比喻手法,将音乐比作尊贵的君主
先公之爱马以病寄他厩今死矣 【注释】先公,指已故的先父。爱马,指先公所喜爱的马。寄他厩,把马寄存在其他厩舍中。今死矣,现在死了。 【译文】先父所喜爱的马因病寄存在其他厩舍,如今已经死去。 先君所乘马,其色白如银 【注释】先君,指先父。乘,骑或乘坐。 【译文】先父所乘坐的马,其颜色洁白如同银子。 磊落龙种,权奇世共珍 【注释】磊落,形容马匹雄健、健壮的样子。龙种,比喻马有龙的高贵品质。权奇
【解析】 “曾携旧书卷,来宿古禅林。方外求知性,诗中得赏音。”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题材,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佛学的热爱和对佛法的向往。“炉开山夜静,门掩雪天阴。杌上一寒砚,灯前三苦吟。”这是写僧人的日常生活,通过描写僧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了僧人生活的清寂、宁静、幽雅。 【答案】 译文: 我带着旧书卷来过古寺,在古刹安歇; 我到方外去寻找知识,从诗中得到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