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律峥嵘腊候深,一天风雪卷愁阴。
故人默默怀交意,逐客栖栖上国心。
千里相望空盼盻,当年下吏阻追寻。
咄嗟谤口闻高谊,披豁羁怀见雅吟。
学道元将御穷困,浮生何必计升沉。
世间机阱知难避,往者图书可自箴。
犹得云山开醉眼,可无俗物挠冲襟。
鵩来闲暇何须怪,鬼见揶揄岂易禁。
楚客留情著香草,启期传意入鸣琴。
夫君自上丹霄去,莫忘云泉寄好音。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和王景章见寄》。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岁律峥嵘腊候深,一天风雪卷愁阴。
  • “岁律”指年节的节气,这里指腊月的节气。”峥嵘”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腊候深”表示时间已经进入了寒冷的冬季。”风雪”是冬天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这里的”风雪”可能暗指诗人所处环境的严酷。”卷愁阴”是指风雪把愁绪都卷起来了,形成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1. 故人默默怀交意,逐客栖栖上国心。
  • “故人”指的是老朋友。”默默”表示默默地、静静地。”怀交意”是指怀念朋友的心情。”逐客”是指被贬谪的人。”栖栖”是指忙碌不安的状态。”上国心”是指身处高位或朝廷中央的心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被贬谪的不满情绪。
  1. 千里相望空盼盻,当年下吏阻追寻。
  • “千里相望”意味着相隔千里却只能遥遥相望。”空盼盻”表示白白地盼望。”下吏”指的是下级官员。”阻追寻”是指阻碍了寻找和追求的意愿。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生活和机会的遗憾和无奈。
  1. 咄嗟谤口闻高谊,披豁羁怀见雅吟。
  • “咄嗟”是惊讶的意思,这里是感叹的语气词。”高谊”指的是高尚的情操或美德。”披豁”是开阔、透彻的意思。”羁怀”是指束缚、约束自己的思想情感。”雅吟”是指在音乐或诗歌中寻求高雅意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诽谤和困境时依然保持高尚品格和乐观心态,并以此激发自己内心的诗意。
  1. 学道元将御穷困,浮生何必计升沉。
  • “学道”是指学习道义和道理。”御穷困”是指克服贫困和困境。”浮生”指的是短暂的人生。”计升沉”是指计较个人得失。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他主张应该以道义为重,而不是过于关注名利得失。
  1. 世间机阱知难避,往者图书可自箴。
  • “机阱”是指陷阱或圈套。”知难避”表示知道难以避免,所以不回避。”往者图书”是指以前的书籍或典籍。”箴”是古代的一种针砭文字,这里用作比喻,表示规劝或警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虚伪和复杂性的深刻认识,并认为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前人的智慧来避免陷入这些困境。
  1. 犹得云山开醉眼,可无俗物挠冲襟。
  • “开醉眼”是指摆脱了世俗的束缚,仿佛重新获得了自由。”俗物”是指尘世的事物或诱惑。”挠冲襟”是指扰动或扰乱人的胸怀。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追求。
  1. 鵩来闲暇何须怪,鬼见揶揄岂易禁。
  • “鵩”是传说中的一种鸟名,这里用来代指诗人自己。”闲暇”是指空闲的时间。”何须怪”是指没有必要感到奇怪或担心。”揶揄”是指嘲笑或讽刺的行为。”岂易禁”是指很难制止或避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和嘲笑的态度,他认为即使遭遇这些困难也不应该感到害怕或困扰。
  1. 楚客留情著香草,启期传意入鸣琴。
  • “楚客”是指古代楚国的客人或文人。”留情”是指保留或寄托情感。”著香草”是指把情感寄托在香草之上。”启期”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典故,据说孔子曾梦见周公,周公给他送了一把琴,孔子因此得到启示。这句话可能是引用了孔子的故事,表达诗人对于某种精神寄托或灵感的向往。
  1. 夫君自上丹霄去,莫忘云泉寄好音。
  • “夫君”是对对方的称呼,这里特指对方。”自上丹霄”是指自己已经飞上了天空。”云泉”在这里可能是指仙境或者理想的地方。”寄好音”是指传递美好的消息或信息。这句话可能是对对方的一种祝福,希望对方能够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时不要忘记与自己保持良好的联系。

赏析: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一首抒情小诗,通过描绘四季的变化和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思考。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强调了以道义为重的价值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